历时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成功落幕了。此时此刻,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是:我们应继承什么样的世博遗产。对此,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将之概括为四个遗产:一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世博会;二是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三是推动蓄势待发的三大革命迅速向前挺进;四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关于前三种遗产,论者已经阐述得很充分了,笔者想说的是第四种遗产。许多外国朋友看见一些展馆前的长长的队伍都十分感慨。这些人很有耐心,可以等几个小时,甚至八九个小时去看一个展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答曰公民精神。在这种精神里,包含了对秩序的尊重,对规则的恪守,对老弱病残者的礼让(按规则,此类人可从绿色通道直接进馆)……
在“后世博时代”,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在世博园里学到的公民常识,并将之带到日常生活中去。除了耐心排队外,还包括不乱丢纸屑、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有序上下公交车、彬彬有礼问询志愿者并不忘说声“谢谢”等等。
(摘自《羊城晚报》 王学进/文 2010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