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姚力丹
从11月1日开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展开。农村人口一直是普查工作的重点。11月3日,记者专程来到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下沙街道湾南社区,跟随普查员丁文仙一起做了回人口普查员。
长表半小时、短表10多分钟就搞定
下午5点,记者如约来到下沙街道湾南社区人口普查办公室,见到了正准备出发的湾南社区人口普查小组长丁文仙。“现在这个时候去正好,白天农民都在外面种地或打工,家中没人,因此我们都会选在下班后或晚上去普查。”
蓝制服、普查员证件、户主姓名底册、普查表……一切准备妥当后,我们出发了。
敲响今天普查的第一户房门,迎接我们的是一位抱着小孩的女主人。“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员,麻烦您拿一下户口本和身份证。”丁文仙亮起胸口的普查牌。这位姓陈的女主人很快拿出了户口本和身份证,配合丁文仙回答问题。“咦,户口本怎么没有你的名字?”“我刚从河南嫁过来不久,还没有迁户口。”“那也需要填报个人信息,给我看一下你在老家时的户口本。”丁文仙告诉记者,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采用户籍地和常住地均进行登记的方式进行普查登记,在理论上有效避免了人口的漏登问题。
丁文仙一边填普查表,一边告诉记者,人口普查表格分长表和短表两种,普查时将根据随机抽样确定使用长表还是短表,“这户人家抽到的是短表。”
记者看到,在短表上共有18个项目,包括姓名、性别、住房等情况。“长表内容还要多一些,共有45项,除了短表的项目内容外,还增加了人口的迁移流动、身体健康状况等问题。”丁文仙说。“别看普查表项目那么多,其实不用担心,所有的普查员上岗前都接受过多次培训,只要大家配合,一般短表10多分钟,长表半小时都能完成。”果然,不到20分钟,丁文仙就填完了表格,“请您仔细核对一遍,如果没有问题请签个字。”
普查资料会被严格保密
不过,并不是到每一家普查都那么顺利,晚上8点,我们就在一户租房户门前碰了“钉子”。
门敲开了,可这位姓吕的男主人满脸警惕,就是不愿拿出证件:“万一我的个人信息被你们泄露了怎么办?”丁文仙费了半天口舌,还拿出宣传资料给他看:“你放心,人口普查资料是严格保密的,绝不对外提供、泄露。”经过反复解释,男主人终于消除了疑虑,“不好意思,刚才误会你们了。”他一边拿出暂住证,一边还为我们倒来热水。
丁文仙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情况在普查中经常会碰到。“我们这里外来流动人员多,他们对普查政策了解得还不透,因此最好事先给他们看一些宣传资料。一般耐心解释后,大部分人都还是积极配合的。”
资料提前准备可省不少麻烦
晚上9点多,丁文仙敲开了最后一家房门,可这一户只有一位上了年纪的李大爷在家,“儿子还没回来,我只知道自己的情况,其他的不清楚。”难道要无功而返?不过这位李大爷倒是很细心地记下了填表需要的各项问题,“等儿子回来后,我让他把信息都写下来,下回你们就不会白跑了。”“这是个好办法,特别是户口情况复杂的人员,最好提前准备证件资料,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丁文仙说,“还有些家庭是由其中一人保管相关证件的,家庭成员要沟通好,或把家人的资料事先写下来,这样就可以节约不少时间。”“今天成果还是不错的,没普查到的几户我明早7点前再去,趁户主还没上班前碰上。”丁文仙看看表,已快晚上10点了,而她只吃了几片饼干充饥,“这点辛苦不算什么,只要大伙儿多理解、多配合、多支持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