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春,男,1963年出生,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用材树种研究方向首席专家。他长期从事马尾松和木荷两种亚热带主要用材树种的遗传改良和相关学科研究,负责全国马尾松和木荷育种的协作攻关,先后主持部省重大研究与推广项目10余项,在马尾松纸浆材定向选育、二代育种和种子园丰产、杂交育种、营养遗传改良、木荷珍优工艺材培育和生态高抗育种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省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出版专著2部。
今年是周志春作为省科技特派员派驻天台县雷峰乡的第三年。三年来,他为雷峰乡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出了大力。
雷峰乡是个零工业乡镇,主要依靠农业和林特业。特色产业有茶叶、翠冠蜜梨、柿子和板栗等。2008年5月入驻雷峰乡后,周志春调研发现,雷峰乡有茶园6000余亩,并成功实行茶、柿复合经营,但缺少茶叶品牌,柿子效益低,且柿树病虫害较多;翠冠蜜梨在雷峰乡极具特色,但面积仅2000亩,栽培技术落后。他向当地领导建议:雷峰乡应打造茶叶品牌,适当减少柿树发展规模,加强香榧等特色名优干果经济林木的复合栽培和经营;对翠冠蜜梨产业,应进一步引进优良品种,实施网架栽培,采用二次套袋技术,以提高蜜梨的品质和价格。
三年来,周志春积极申报科技项目,建立项目示范区,带动林农致富。他实施的茶果复合高效经营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立茶+柿、茶+梨、茶+板栗、茶+杨梅4种套种模式的试验示范园50亩,并推广茶果修剪、配方施肥、茶园覆盖等技术,推广面积上千亩,培训林农上百名。同时,建立茶-香榧复合经营试验园100亩。他申报的翠冠蜜梨棚架栽培和套袋增效技术推广项目,依托于雷峰乡青青果业合作社,从富阳引进了蜜梨新品种,指导林农开展蜜梨高冠嫁接换种和棚架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雷峰乡有板栗2000亩,周志春帮助解决了板栗脱壳和冷藏两大难题,下一步他将帮助开发板栗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天台县有竹林数10万亩,但缺少管理,效益较低,周志春计划结合该县竹业发展和基地建设,提供相关技术培训,提高竹林经营效益。
通过周志春的联系,其派出单位——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与天台县满园春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了科技部的无患子行业公益项目,开展无患子品种选育、高效栽培和加工利用研究,为天台无患子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天台的浙江翔农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签定合作协议,为开发天台石梁镇八辽村3000亩经济林基地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