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七色土

月饼文化品趣

  □生活时空\□缪士毅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又到中秋美啖月饼时节,此时,若了解一些月饼文化,则更添韵味。
  月饼传说:关于中秋月饼的传说,流派纷呈。其中一说,元朝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有一年中秋节,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利用中秋节互赠大饼之机,把反元起义日期写在纸条上暗藏于大饼里,约定八月十五起义。后人为纪念这一壮举,便形成了中秋节互赠月饼和吃月饼的风俗。
  月饼谜:是谜苑中的一朵奇葩。如谜面:“圆圆墩墩一块饼,纸盒包装喜盈盈,只因和月心相印,吃饼需看月儿明”,又如谜面:“琼楼玉宇一轮月”,它们的谜底均为月饼。也有以“月饼”为谜面的,如谜面:“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谜底:软盘)。中秋时节,合家团聚,赏月色,品月饼,猜猜月饼谜,可谓其乐融融。
  月饼诗:是诗海中的一束浪花。一些文人中秋品月饼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许多吟咏月饼的诗句。如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据说是最早的月饼诗。清代祁启萼的《月饼》诗:“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烧罗罗出斧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点出了月饼命名的取义。清代袁景澜的《咏月饼诗》,其中的“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生动地描写了制作月饼、亲友间互赠月饼的情景。
  月饼俗:每逢中秋节,各地除了品尝月饼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风俗。如山东等地盛行中秋唱月饼,即中秋那天,当明月初升之时,人们便把月饼放在麦秸编成的圆垫上,让孩子们端到街上唱:“唱月饼,赛月饼,来年更盼丰收年景!”孩子们唱后互相评比,场面热烈。在闽南、台湾流行“斗四红”赛月饼的风情。这种月饼,由大到小共63块,最大的像面盆,即“状元饼”,最小的像银元。参加夺月饼的人们围聚在一起,轮流将6颗骰子掷进大碗里,以其显示的点数不同组合来争夺最大的月饼——“状元饼”,谁争得,就意味着日后会遇上好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