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日前撰文指出,扶贫工作已进入新阶段,需从战略上做出调整。
他指出,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大沟深的地方,他们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在经济上也处于一种封闭状态。
从近些年观察看,什么地方只要有了为市场而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什么地方的农民就迅速富裕起来。而市场被开拓又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一个是商人队伍的成长壮大。因而,近些年的扶贫资金主要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改善了交通设施,缩短了农民与市场的距离,效果非常好。可有的地方自然条件太差,筑路和维护的成本很高,让农民致富的办法只能是移民。过去的做法是把农民从山上移到土地相对充裕的山下,但有些地方效果不明显。以后,可以考虑把农民直接移到城市。全国用10年时间移两千万农民到600多座城市,每年平均每个城市接受1000个家庭,让他们住廉租房。老的农民把他们养起来,年轻农民在城里就业,这样他们的生活水平会有一个根本提高。失业人口居住在城市,或者归城市系统来管辖,把扶贫工作的重点,也逐步转到城市。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