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抛光工艺自1985年开展起来后,我国大米加工的精细化程度日益提高。国家曾从量和质两方面权衡,以加工精度定等级,制定了大米的国家标准,即糙米、标二米、标一米和精制米。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2008年统计,4783万吨加工大米中,标二米只占5.5%,标一米占61.6%,精制米占30.6%。这表明,标二米已从原来的主流品种沦为边缘品种,而包括标一米、精制米在内的“特供米”市场份额大增,以高达9成以上的占比成为主流品种。
专家介绍,特制米出米率比标二米低了15%,若我国每年有20%的稻谷被加工成特制米,大米损耗量约为400万吨,相当于2000多万人的全年口粮、近千万亩稻田的年产量。“大米过精,面粉过白,油色过浅。”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理事长刘与忠说,大米加工中的精细损耗其实在其他食品加工中也存在。近年来,精细化的消费追求和商业理念正在越来越多的食品加工领域蔓延,浪费着越来越多的公共资源。据报道,人们常喝的纯净水,其加工至少要浪费50%的自来水,即加工1瓶纯净水要2瓶自来水。专家建议,国家应采取措施遏制食品加工,资源浪费问题;而广大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摘自《半月谈》余孝忠林艳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