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衢州“村务议员”成农民新宠

  本报讯 (记者 袁卫 实习生 吴成阳)“多亏了你和村干部们,我才能这么快就有房子住。”前段时间,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困难户徐光军搬进了修缮一新的新居,他握着“村务议员”毛兆成的手连声道谢。原来,徐光军由于房屋年久失修,随时都可能倒塌,于是他找到了“村务议员”毛兆成反映情况。在毛兆成的提议下,村“两委”经过商议,最后决定将一处村集体公房重新修缮后拨给徐光军居住,并迅速落实了修缮人员,使徐光军很快住进了新居。
  徐光军得益于凤林镇“村务议员”服务“三民工程”的创新举措。衢州市从去年8月开始,全面实施了以“建立民情档案、深化民情沟通、实行为民办事全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民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早在2008年,凤林镇就创新民主监督管理方式,推行了“村务议员”制度:由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聘任威望高的村民担任“村务议员”,为开展民主管理、融洽党群关系发挥桥梁和参谋作用。
  为更好地深入推进“三民工程”,凤林镇建立了“村务议员”服务“三民工程”的新机制: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划定了“村务议员”服务区,广泛开展走访活动,收集充实民情档案;吸收村里有威望的老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和普通村民,发动他们认真学习政策文件,勤奋钻研各类业务,确保为群众办理各类事务时提供准确服务;健全“村务议员”为民办事制度,确保解民忧、满民需、保民利,当好为民办事全程代办员。
  凤林镇党委书记王红梅说,“村务议员”进一步畅通了民情沟通渠道,成了镇、村干部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也成了“三民工程”的推动者和农民朋友的知心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