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政府“点火”启动 群众“抱柴”相助

江山探索农房改造新模式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崇军 赵玉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房改造有三难:拆难、建难、融资难。但笔者近日在江山市淤头镇看到,该镇去年列入江山市农房改造试点村的永兴坞和万青山两个村,一批美观、实用的新农房正相继建成,中心村路网、排水、绿化等配套工程有序推进。今年初启动的高路、通贤、市上等6个村的农房改造工作也进展顺利,已拆除老房223户、面积27500平方米,走在了江山市各乡镇前列。
  淤头镇是用什么招数来破解农房改造“三难”的?“我们的办法是政府先‘点火’启动,然后发动群众‘抱柴’助力,共同把这把‘火’烧红烧旺。”淤头镇镇长祝秋清说,“三难”的核心是融资难,淤头镇的“点火”,就是通过规费减免、以奖代补、信贷支持等手段,把美丽乡村创建、村庄整治、困难住房救助等项目资金有效整合,来启动村道拓建、硬化等农房改造配套工程,增强新村对农民的吸引力;而“抱柴”,则是指通过有偿选位、配套工程外包等市场化手段,吸引农村闲散资金,助力农房改造。
  高路村党支部书记严方兴相告,近年来该村村民对拓宽村道、规划农房建设的呼声很高,但是村里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点火”、村民“抱柴”的做法大大加快了村里农房改造的进程。仅3个月时间,高路村就有48户农户签订了农房拆除协议。通过农房有偿选址等手段,村里还筹得了43万元改造资金,为新居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