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大事小事村里都能办

上虞推行“四不出村”工作法

  本报讯 (通讯员 郑志勋 宋彦佩)由于户籍登记时错填了出生年份,上虞市谢塘镇新戴家村村民陈水兴的养老保险差一点要迟拿10年。不久前,新戴家村启动便民服务,帮他顺利办好了养老保险。
  原来,陈水兴出生于1951年,早年在办理户籍登记时一时疏忽,在户籍登记上把出生年月登记成了1961年,足足年轻了10岁。今年,陈水兴在办理农村养老保险时遇到了这个问题,村里立即启动便民服务,通过到公安机关核查,到档案中心查阅其婚姻、生育等众多资料,最后纠正了差错。“多亏了村里的‘四不出村’工作法,不然我的养老保险的事麻烦可大了。”陈水兴说。
  新戴家村的“四不出村”便民服务涉及村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建房审批、个私企业营业执照办理,小到身份证、驾驶证代办和有线电视、电话安装等,只要村民有要求,村干部就可以提供全程代办服务。新戴家村种粮大户戴光辉承包粮田300亩,这300亩大部分都是村干部帮助挨家挨户征求意见、签订协议而流转出来的。“我可以安心种田,全靠村里帮我流转土地。”戴光辉说。
  谢塘镇党委书记朱藕根告诉笔者,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该镇全面推行了“四不出村”工作法,通过完善村主职干部每周碰头、村班子每月例会交流、遇事即时开会商量等日常沟通制度,积极为村民提供民事调解、咨询指南和致富发展等各类服务,确保“群众办事不出村、矛盾调解不出村、信息咨询不出村、致富求助不出村”。
  目前,上虞正在全面推广这一做法。至今,该市已建立村级便民代理室388个,网格代理点1442个,累计办理各类便民事项9000多件;举办种养殖技术、市场营销等创业培训班240期,近2万名基层党员群众参加培训;建成了12个社区服务分中心,实现24小时为群众提供生活类、咨询类、事务类等求助服务,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