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期每天午后到夜里一场雷阵雨带来凉爽舒适天相比,近几天,人们明显感到天气太热了,走在马路上,犹如处在蒸笼里,“桑拿天”又卷土重来。从7月31日起,我省开始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8月2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7-39℃,个别地区超过40℃。省气象台和52个市、县气象台从8月2日起连续发布高温预警信号。
未来5-7天高温仍将持续
俗话说:“热在三伏”。当前正处中伏时期,省气象台说,7月底8月初,是我省天气最热的时候,从整个大气系统来说,都一直被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所以气温很高。
此前,我省出现了“非典型”夏天,天气凉爽,气温不高。据省气象部门分析,自7月27日以来,我省受副热带高压边缘影响,各地午后多阵雨或雷雨,并伴有强雷电、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间,高温强度不强,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一般在33-36℃,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
进入8月份后,气温陡然升高。省气候中心预计,8月份全省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比常年略偏高,其中,上旬略偏高,中旬接近常年略偏高,下旬略偏高;除沿海和海岛外,8月极端最高气温在36-38℃,部分地区38~40℃。
历史上,8月份月平均气温全省大部为27~29℃,月极端最高气温杭州40.3℃、金华41.1℃,均出现在2003年8月1日;温州38.1℃,出现在1966年8月2日和2005年8月1日。
目前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着我省,省气象台预计,未来5-7天,我省大部地区以晴热高温少雨天气为主,日最高气温一般可达36-39℃,局部达39℃-40℃以上。
省气象局提醒,由于此次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强,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并请做好电力调配、道路(绿化)养护、交通安全等相关工作。
台风有可能本月下旬来袭
根据往年情况,8月份是热带气旋影响我省最多的月份。据省气候中心统计,1951年以来,共有67个热带气旋在8月份影响我省,占总数的37%,其中,登陆我省的热带气旋共有17个。
据气象部门分析,今年我省沿海属气象灾害偏重年景,预计8月下半月或将有台风严重影响我省,直接登陆的可能性较大,有关部门须做好防台准备工作。
此外,8月也是强对流天气多发月份,各地仍需继续注意防范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局地灾害,加强水库大坝、重要堤坝和山洪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巡查、监测、预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及时处置。
高温天如何防暑
眼下,防暑降温成了“头等大事”。气象专家提醒,天气持续炎热,易造成情绪烦躁和身体上的不适,要注意调节心情,多补充水分。首先,应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每天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前,是4个“最佳饮水时间”,最好喝1~2杯白开水。户外劳动者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以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其次,保持充足睡眠,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第三,饮食应经常补充营养,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不宜多吃冷饮,不能用啤酒和饮料解暑。饮食要注意清淡,伏天是食物霉变高发期,应注意食物保质、保鲜。另外,由于夏季天气尚不稳定,出门时在做好防晒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短时雷阵雨天气侵袭。
(葛勇进 雷媛)
阅读辅助: 高温和酷暑
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以上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超过37℃以上时称酷暑,连续高温、酷暑会使人体不能适应而影响生理、心理,甚至引发疾病或死亡。
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特别是持续性高温,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研究指出,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人体的调节功能大减,易出现疲劳、烦躁等现象,由于外界气温过高,导致人体内部代谢失衡,易发生“高温病”。一是因体内产生的热量积蓄过多而中暑的“热射病”;二是在烈日下曝晒易导致脑膜和大脑充血、出血、水肿等的“日射病”;三是中暑虚脱的“热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