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谁都可能被抽到,什么问题都要答

天台“抓阄”考评驻村干部

  本报讯 (通讯员 俞益成 丁必裕 李亚彪)“抓阄”是人们用来公正抉择的一种土办法,天台县将它用到对驻村干部的考评上,不仅破解了干部考评中真实性、公平性、有效性的难题,而且强化了驻村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乡镇驻村干部是村民自治与政府管理之间的桥梁,上情下达、下情上递、纠纷调解,都离不开这个群体。然而,由于工作分散在各村,很多地方的驻村干部存在“驻村不下村,下村不办事,办事不高效”的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今年初,天台县街头镇率先建立了驻村干部动态考评问责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一次驻村干部动态考评问责会,由全体机关干部、各村主要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考评会现场随机“抓阄”抽取若干行政村,由对应村的驻村干部作为考评对象进行工作汇报,并接受现场质询,再由与会人员以现场打分的形式,检验驻村干部的履职情况。目前,这项制度已在天台县全面推广。
  7月中旬的一天,街头镇召开了考评问责会,何村的驻村干部齐学明、叶宅村的驻村干部吴永强现场“抓阄”抽到问责考评。齐学明在述职时将自己驻村工作概括为“心、勤、学、实、情、廉”6字,赢得多次掌声。述职后的现场提问也十分活跃,有些提问还很尖锐,没有实打实的工作是很难应付过关的。“请问何村共有多少亩粮田?今年种了多少亩水稻?去年种了多少亩油菜?”村民代表何炳志第一个站出来“拷问”。“何村共有386亩粮田,今年种了265亩水稻,去年种了119亩菜。”齐学明对答如流,充分显示了扎实的工作基础。
  动态考评制度促使天台县乡镇驻村干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快速落实注入了活力。今年街头镇开展了“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活动,驻村干部们主动将服务内容扩大到政策宣传、医疗保健、农技支农、支教助学、消防服务、文体服务等方面,并组织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田蕊村村民施国来说,现在驻村干部真正驻到了村里,几乎每天都能见到,托他们办事方便多了。
  动态考评问责成绩成了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通过考评问责,街头镇把驻村工作实绩突出的1人调至镇办公室任用,1人提拔为办事处主任;另外对作风懒散,行事拖沓者进行诫勉谈话,其中有两人受党纪处分,1人受通报批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