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3版:农作

鸡-水稻-鸡

  由余姚市阳明、低塘两个街道农技站自主创新的稻鸡轮作模式,其特点是以水稻为基础,冬作分区种植为补充,养鸡为重点的种养直接结合,水旱接茬结合。并形成“建一个棚、养二批鸡、种三亩稻”为生产单元,生产目标是三亩田年产粮食四千斤,肉禽五千斤,亩效益超六千元的复合型农作模式。
结构布局
  该农作模式以“鸡-水稻-鸡”为主,还有“鸡+马铃薯-水稻-鸡”、“鸡+大麦-水稻-鸡”、“鸡+蚕豆-水稻-鸡”共四套。经三年129亩水稻43座大棚的稻鸡轮作实践,其生产单元达到预期生产目标,具有稳定粮食产量,发展养禽产业,增加农民收益等诸多优点,目前已辐射应用到余杭、富阳等地。
适宜区域
  该模式适宜在区域经济比较发达,家禽消费量大,土地流转规范,养殖户和种植户优势互补,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及相应的政策扶持。
关键技术
  1.三亩田中搭一个长20米×宽8米,面积160平方米,高约2米的大棚,棚内每平方米养鸡6—7羽,棚外每羽1.8平方米,养二批鸡,每批1000只。第一批春节前后出售,第二批6月上旬前上市。
  2.接茬种水稻,6月上旬到10月底,根据养鸡田块土壤肥力,均匀耕作,控制基面肥,重视穗粒肥的施用。
  3.在保证养鸡运动场地的基础上,通过分区合理规划,可以种植10%的经济作物,如蚕豆、马铃薯或30%大麦等饲料作物。马铃薯可采用免耕播种稻草复盖技术。蚕豆是鲜嫩上市,品种采用“慈溪大白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