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女大学生回家带孩子是教育浪费吗

  •   《培养精英》 薛涌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薛涌,美国耶鲁大学博士,本书是作者过去六七年中所写的一系列介绍美国教育的文章结集,通过透视与分析美国教育的体制、模式,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
      2005年9月20日,《纽约时报》头版发表一篇文章,一时成为教育界的一大新闻。
      这篇报道轰动的核心内容,是对常青藤盟校女大学生的调查,其中包括138位耶鲁大学的女生。在这138位女生中,有85位计划未来有了孩子之后停止工作或只干半日制的临时工作,以当母亲为人生主业。
      今天,妇女在社会各个领域全面追赶男人,不少人乐观地预言,等现在这代女孩子长大之后,男女在社会地位和成就上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可是,为什么女孩子在和男孩子的竞争中到了眼看要赢的时候,自己会突然弃权出局、要回家看孩子去呢?
      如今是美国历史上进常青藤竞争最激烈的时刻,能够进去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如此经过严格筛选、不惜工本培养出来的顶尖人才,只留在家里哄孩子,这岂不是巨大的教育浪费?
      《纽约时报》举出活生生的例子:来自得州的华裔女孩辛西娅·刘是典型的耶鲁女孩:她的SAT考了1510分(满分为1600分),她还是得州辩论比赛的决赛选手、钢琴手、跑步运动员。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学生,等到了30岁时,她最大的可能是在家带孩子。她坦率地说:“我妈妈一直这样对我讲:‘你不可能又当一流的职业妇女又做一个最好的妈妈。’所以我必须做出选择。”
      从访谈中看,这些想以后回家看孩子的女大学生,主要是受她们母亲的影响。她们的母亲,大多是20世纪70年代的第一代女大学生,执意当一辈子职业妇女,在社会上和男人平起平坐,许多人也确实获得了成功。但是,现在许多人开始反思:女性成功的代价,常常要自己的孩子来付。
      2002年,女经济学家休利特出版了《创造生活:职业妇女与对孩子的渴求》,她调查了1647位高度成功的女性,发现在这些年薪超过10万美元的职业妇女中,有49%在40岁以后还没有孩子,而她们中许多人对此深感懊悔。休利特的建议是:在20岁结婚,在30出头要孩子。此书一出,立即引起女权主义者的反击。甚至保守的《华尔街日报》也发表文章,称休利特未免言过其实:2003年3月《财富》杂志举行了女性的高峰会议,在187个出席者中,71%是母亲,她们平均拥有2.2个孩子,像eBay的总裁梅格·惠特曼、雅芳的总裁安德里亚·荣格等著名的企业界女强人,都是妻子和母亲。更有说服力的是休利特本人,她在二十几岁就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51岁时有了第五个孩子。她自己在大学里又当教授又做研究,事业生活两头都没有耽误,何以突然出来教训别人一定二者择其一呢?
      然而,这番反驳并不能服人。参加“财富峰会”的女性,是社会精英中的精英,年薪在几百万美元以上,就像51岁得子的休利特一样,都是“超人”。休利特的可贵之处,是没有因为自己是个“超人”,就要去别的女性也去当“超人”。20世纪前半期,日本出了个著名的女诗人,也是国际闻名的女权主义者:与谢野晶子。她嫁了位无法养家糊口的诗人,和他生了11个孩子。一家13口人的生活,全靠她一人的稿费承担。她由此得出结论:女人完全能够自立!并号召日本妇女不要要求国家的特别照顾,甚至连产假也反对。当时的许多女权主义者批评她说:我们为你而骄傲,但你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其他妇女,因为日本的女性中很少有人能够具备你的才能!
      如今耶鲁的女孩未必读休利特的书,但她们的母亲会提供休利特式的建议。即使是那些事业和孩子两全的妇女,也常常不得不承认,事业的追求几乎肯定会使自己亏待孩子。因此,不能让孩子为自己的事业付出代价,已在一些妇女圈子里成为新的道德标准。
      事实上,到美国的学校观察一下就知道:母亲辞职在家养出来的孩子,不管是学术表现还是待人接物,都明显比那些父母有全职工作的孩子要好。不久前一位母亲投书《波士顿环球报》说:“我辞职在家养孩子,我们买不起大房子。但是我为社会培养了更健康的成员。难道我不该为此得到奖励吗?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只崇拜大房子、豪华车,而不珍惜对未来的责任?”
      不过,忙得顾不过孩子来的,其实大部分并不是富人。相反,回家当专业妈妈的潮流,主要发生在中高产阶层。原因有两个:第一,这些女孩子的配偶,一般来说也是和他们一样是常青藤毕业的精英,收入非常之高,家里不需要第二份收入。第二,常青藤的女孩子,一般来说从小家教甚好,知道父母的细心培养对自己现在的成功是多么重要,也知道教育上的竞争是多么激烈无情。要让自己的孩子延续她们现有的优势,就必须从一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对孩子的教育。这里的利害,一般老百姓家庭出来的子弟没有她们体会得深。
      这些耶鲁女孩代表的,可能是未来最为精英的一代母亲。这些常青藤打造的母亲,如果专职在家教育孩子,就仿佛是一个小学给每个孩子配备一个耶鲁毕业的老师,这其实是一个最为昂贵的家庭教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