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荷花村村民姚忠宝忙着把一条条泥鳅苗放进水塘中。与以往不同的是,他将泥鳅苗全部套养在自家的165亩莲藕塘中。“在低洼水田里进行水生蔬菜和泥鳅的套养,亩效益在3000元以上。”姚忠宝告诉笔者。
这边农户忙着在莲藕塘里套养各种水产品,期待着年底的丰收;那边满池荷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引得游人不断前来观赏。现在,以新型水产养殖业、水生作物种植和休闲观光渔业为主的湿地农业,使不少来到秀洲的市民直呼这样的农业花头透,可看可吃又可玩。
种养结合多模式前景好
补种茭白、放养黑鱼苗、安装甲鱼防逃网……这段时间,油车港镇劳丰村村民张炎一家人十分忙碌,在320亩承包田里,他们尝试着3种不同的种养结合新模式。不久前,张炎还注册成立了秀洲区绿波岛农场,这也是目前全区首个以湿地农业为主的家庭农场。“这片40亩的南湖菱塘,前天刚放了1.3万尾黑鱼苗,边上那块田这两天准备放泥鳅苗,甲鱼苗也正在联系购买。”张炎指着生长正旺的南湖菱说,今年他种植的120亩菱塘中,100亩实行了套养。首次进行的南湖菱和甲鱼套养,虽然成本较高,但效益十分可观,每亩收益可以达到6000多元。
荷花观光带成迷人风景线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6月下旬以来,王江泾镇的荷花竞相开放,粉红的花苞和盛放的荷花亭亭玉立,沿路荷花观赏带成了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据该镇副镇长朱建明介绍,在去年发展3500亩的基础上,今年王江泾镇将继续发展湿地农业7500亩,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实现北部低洼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业内部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秀洲区积极推广南湖菱泥鳅混养、藕鱼共生等多种模式,开发水生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相关规划,到2015年,秀洲区将开发湿地农业面积11万亩,利用江南水乡的田园景观,充分发挥网船文化这一重要的旅游元素,在秀洲北部形成一个集网船文化旅游、莲藕观赏、水产休闲食品展示与销售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区。 (赵丹 黄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