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今年,东海“保护区”将喜纳两亿鱼苗

  本报讯 (实习生 姚力丹)7月4日,农业部东海区渔政局和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在舟山举行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修复启动仪式,215万尾(粒)大黄鱼、厚壳贻贝等6个品种鱼苗、贝类被放入大海。据悉,今年有关部门在东海“保护区”投入的生态修复资金规模将达1300万元,计划放流10余个品种共两亿多尾(粒)鱼苗。
  据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东海区局生态修复实施区域扩大到舟山渔场和鱼山渔场,覆盖了整个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区域,范围更大,涉及保护的鱼种更多。本次放流将鱼苗和贝藻类相结合,除常规的岱衢族大黄鱼、日本黄姑鱼、黑鲷等经济品种外,还按一定比例投放了能改善底栖环境和饵料基础的厚壳贻贝和相关藻类,这种立体放流模式,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发挥固碳、环保等生态效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