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路桥,是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
众多民营企业在这里崛起,商业奇迹在这里创造,发展跨越在这里实现,路桥的楼高了、路宽了、车多了,可路桥人却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梦想居住在森林里。
“森林城市”过去时
台州市路桥区农林局局长梁祚青说,绿色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森林是人类理想的家园。
对城市绿化的规划与思考,历经几代路桥人不懈的努力。
截至2009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14.75%,林木绿化率16.64%,林业用地绿化率99.7%,城区绿化覆盖率34.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6平方米,农村村庄绿化率20.4%,农田林网控制率95.9%,有150多个单位荣获国家、省、市级全国绿化村、绿化示范村、花园式单位等绿化先进荣誉称号,2009年圆满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任务。
路桥上至党委政府领导,下至城乡居民,从未停止打造绿色舒适家园的脚步。
区林特总站副站长吴才华回忆,他自1994年参加工作,一直在林业部门,几乎见证了每一届区领导班子的义务植树活动。
为了带动群众种绿、爱绿、护绿,区绿化委员会以营建“三八林”、“三代共植爱心树”等多种形式,组织引导社会各阶层、各团体广泛持续地参与义务植树活动。2009年,全区参加义务植树9万多人次,完成义务植树28万株。
路桥,在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平原绿化工作,现已基本形成了多树种、乔灌草、点带片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平原绿化体系,为创建“森林路桥”打下了扎实基础。
“森林城市”进行时
今年,路桥提出了创建“森林路桥”的构想,区林特总站站长王明月告诉笔者,《“森林路桥”规划》和《路桥区“森林城市”规划》目前正委托省林业规划设计院编制,以确保路桥平原绿化工作的高起点、高标准。
村庄绿化是路桥平原绿化的相对薄弱点,为了推进“森林村庄”建设,今年区里把村庄绿化(49个村)列入区对镇(街道)重点工作考核,并计划拿出150万元资金用于以奖代补,对于达到区级绿化示范村标准的给予每个村以奖代补资金2万元,达到市级标准的增加1万元,达到省级标准的增加3万元,着力打造“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平原农田防护林”的“森林村庄”格局。
新桥镇韩家村,今年投入30多万元、130多工,通过拆老屋还绿、房前屋后插绿、租地扩绿、林网增绿等措施,整体推进绿化工作。
区林特总站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今年市里下达的任务是完成60个村庄绿化启动村,目前全区已有100多个村开展村庄绿化工作。金清镇所有村庄无一例外投入村庄绿化热潮,峰江街道由于环境区位、土地价值等因素,绿化阻力相对较大,但该街道33个村中也有30个村开展了绿化工作,其中打网桥、八份和后黄等3个村将拆解垃圾场,将其改造成公共绿地,提高环境质量。
除了倾力打造“森林村庄”,路桥积极推进了森林屏障、森林城市、森林网格、森林通道、森林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平原绿化工作,力求把路桥打造成“森林城市、宜居家园”。
“森林城市”将来时
平原绿化既有今时今日的美丽,又有不远未来的遐想。
区农林局副局长长梁志华在全区的村庄绿化现场会上表示,经过3年努力,力争使路桥森林覆盖率提高2%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6%以上,40%以上的村庄绿化达到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标准,森林生态体系更加完备,林业产业体系更加发达,森林文化体系更加繁荣。
我们可以想象:3年后,抬头所及,水清树绿,满目美景:一河两岸,碧波荡漾、风光旖旎;行道两旁,绿荫如盖、垂柳婆娑;环城诸山,林木葱郁、繁花点缀;森林公园,浓荫蔽日、古朴清新。人们居住在推窗见绿的漂亮楼房,嬉戏在啾啾鸟鸣、鲜花盛开的绿地公园,散步在绿树成荫的道路上……“开门见树,人居依林。”这,不再是个梦。
(戴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