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文军 严伶俐)“过去是阿拉找领导反映情况,现在是领导主动找阿拉,问问有啥问题,好解决的当场就解决掉,不好解决的,事后也会来个电话,说明下情况。”近日,舟山市普陀区勾山街道新塘村的吴满根对笔者说,本月中旬,趁着勾山街道班子成员到该村开民情恳谈会的机会,吴满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提出了葡萄种植户希望有个固定销售场所的心愿,想不到街道相关负责人马上拍板,为他们联系了一个场所。
笔者了解到,近年来,勾山街道失地农民和外来人口迅速增加,各类问题也随之增多。为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勾山街道通过进村入户开民情恳谈会的方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从坐在办公室等群众上门来反映问题,转变为去社区(村)里为群众解决问题。“将民情恳谈会开到田间地头,是我们街道服务基层的重要载体,在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中密切了干群关系,及时化解了矛盾。”勾山街道负责人王洪波说,开到田间地头的民情恳谈会受到了群众欢迎,也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全街道信访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