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七色土

满山杨梅红

  □大地风情/□缪士毅
  夏至前后,江南名果杨梅纷纷登场,那圆滚滚、紫艳艳、水津津的杨梅惹人眼目,撩人品尝。一些杨梅主产区,开辟了采摘杨梅游活动,有的还举办杨梅节,让人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杨梅有2000余年栽培历史。依果实色泽分,它有乌种、白种、粉红种和红种之别;按成熟时间论,它又分为早大种、荸荠种、迟大种等。杨梅有不少名品,如浙江的荸荠种果肉细软,味清而甜;江苏吴县的大叶细蒂柔软多汁,风味爽口;温州茶山镇的丁岙梅红盘绿蒂,肉厚汁多,名闻遐迩,当地还流传着:“茶山杨梅雁荡酒,江心寺后凤尾鱼”的民间歌谣;绍兴上虞的白沙杨梅,色泽晶莹似玉,味道鲜灵甜醇,早在唐代就有诗人赞道:“稽山杨梅世无双,深知风味胜他乡。”广东潮阳的二色杨梅、大花杨梅,湖南靖县的江叶杨梅、宁波余姚的大炭梅等,也风味诱人。
  杨梅果实色泽艳丽,风味极佳,梁代江淹的《杨梅颂》认为杨梅可与荔枝媲美:“宝跨荔枝,芳轶木兰。”古人宋平可发出了“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河朔葡萄重,色比沪南荔枝深”的感叹;明代诗人徐阶盛则直言杨梅道:“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
  杨梅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古时交通不便,在北方吃到新鲜杨梅是一种奢望。难怪明代孙升在京为官,作诗思念江南故里的杨梅:“旧里杨梅绚紫霞,烛湖(指浙江慈溪)佳品更堪夸;只因名系金闺籍,每岁尝时不在家。”无独有隅,明代庐襄身居北国,也念念不忘江南家乡的杨梅:“北方地冷无南果,最恨杨梅未得尝。极目杭山涎欲下,移家聚邬未能忘。”如今,交通发达,江南刚采摘的杨梅当天便可在北方市场露面,让人尝鲜。
  杨梅鲜食,甜中孕酸,酸里寓甜,“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正道出了个中的独特风味。难怪人们常贪婪地吃得“十指纤纤尽红染”。杨梅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蜜饯、罐头等。民间常用杨梅浸烧酒制成杨梅酒,红艳甘醇,久藏不腐,喝上一口,顿有舒气爽神之感。在杨梅产区的一些农家乐餐馆,常有杨梅酒供客人小酌,颇受游客青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