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顾磊 周微)鱼嘴扁平酷似鸭嘴,却比鸭嘴长几倍;50多厘米长的身子,又长又扁的嘴巴竟占了一大半;周身光滑,深灰色的鱼身没有鳞片。这样的鱼,你见过吗?6月4日,嘉善县渔业部门引进了2800尾“鸭嘴鱼”种苗。“别看它样子不怎么样,现在市场批发价每公斤至少要卖60多元呢。”该县水产推广站站长陆立刚说。
“鸭嘴鱼”学名匙吻鲟,原产于美国中部和北部的湖泊和海湾沿岸地带,因嘴长得像一个长长的汤匙把而得名。早在亿万年前,“鸭嘴鱼”就已经存在,与中华鲟属同一个家族。在古代,“鸭嘴鱼”不仅是中国皇家菜谱里的头等菜,更是欧洲王室争相食用的“保健品”,我国于1988年从美国引进“鸭嘴鱼”,现已成功开展人工育苗和生产。
陆立刚介绍说,“鸭嘴鱼”肉质细腻、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吻(嘴)部富含胶原蛋白,是酒宴的上等佳肴,其卵可加工制成高级鱼子酱,在国外一般每公斤售价达400-500美元,被称为“黑色金块”。
据悉,一尾6-7厘米的“鸭嘴鱼”苗种在6元左右,目前嘉善尝试的是混养套养,以成品鱼一斤半左右的重量来算,一条“鸭嘴鱼”可卖到45元。一般养殖户每亩可套养30条,且当年就可上市。仅此一项,一亩就可为养殖户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