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上海世博园的水元素

  泰国馆:
  体验江河文化
  说起泰国馆,很多游客对4D电影印象最深。不过,泰国馆馆长萨兰帕会说,“水”才是泰国馆贯穿的主题。
  秉承“水之城,泰式之美”的理念,泰国馆第一展厅即以水开篇。透过360度视角的水帘屏幕,游客眼前展现了一部绚烂多彩的泰国历史。萨兰帕表示,使用水幕是想表达出泰国的江河文化。泰国文化一直和水有关,泰国人喜欢临河而居,出生、成长、结婚等重大日子都与水相连。
  戴上4D眼镜,从历史中的水漫步到现实中的水,一阵从天而降的细雨让游客感受泰式幸福。萨兰帕说,每年4月13日开始的3天为泼水节,泰国人以相互泼水来庆祝。“虽被现代化科技所装饰,但实际上泰国人内心深处仍在自足的生活原则下简朴生活着。”萨兰帕说,一方面接受最新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也不会忘记自己的传统,自足的人生哲学是泰国人的快乐源泉。
新加坡馆:“四大水喉”解匮乏
  如果说花是新加坡的精神寄托,那么水就是新加坡的灵魂。
  作为一个岛国,新加坡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倒数第二位,一直面临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新加坡旅游局世博署署长梁诗琪说,“四大水喉”系统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梁诗琪介绍,所谓“四大水喉”即新生水、国内集水区水源、进口水和淡化海水。新生水是一种高质量的回收水,它由处理过的用后水,经先进膜技术进一步净化而产生,可安全饮用。少量新生水被注入蓄水池与生水混合,再处理成饮用水。新加坡共有15个蓄水池和一个能在暴雨时防洪的暴雨收集池系统,另有两个蓄水池也将于2011年落成,届时新加坡集水区面积将从目前占全国面积的一半,扩大到三分之二。“除了开源之外,新加坡同样重视节流。”梁诗琪说,目前,新加坡的人均家庭用水量已从2003年的每日165公升下降到155公升,“我们的目标是在2030年降到每日140公升。”
摩洛哥馆:
  依水而生的绿洲
  摩洛哥也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与钢结构建筑零距离接触的水元素,赋予了摩洛哥馆一种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气质。这不,摩洛哥人把伊斯兰庭院中的水池搬进世博馆内,整个摩洛哥馆宛如一片依水而生的绿洲。
  走过两道伊斯兰雕花大门,眼前豁然开朗。一条长方形的水池,一直延伸到40米开外馆的另一端,3个有着白色大理石光泽的花瓣样水盆在水池中依次排开,洁净之水汩汩涌出,灯光掩映下,波影荡漾,水声淙淙。
  展馆外同样不乏水元素。摩洛哥馆的正前方是一汪充满活力的喷泉,场馆侧墙上也暗置许多喷水口,喷射的水花在阳光照射下,使整个摩洛哥馆熠熠生辉。(摘自《解放日报》王海燕/文 2010年6月8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