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万元
有一本教科书正在成千上万名铁路工人手中流传。它填补了铁路电气化施工的一项空白,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600多元。这本书叫《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它的作者就是来自陕西岐山县的农民工、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公司接触网高级工巨晓林。
1987年,25岁的巨晓林被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录用,成为一名接触网工。他辞去了村里电影放映员的工作,告别家人,从此,天南海北,越走越远。在23年里,他每天工作完,都要看书、做笔记,前后积累了70个本子,23万字,个别工艺上的难题他甚至会配上简单的图片说明。各项工艺中,巨晓林似乎总能研发出一些小办法、小窍门来使工作变得省时省力,并记录、整理成文字和图画,传授给工友们。
2002年,巨晓林不幸被解雇了。但他回到家后,就把这些年的工作笔记都拿了出来,铺在炕头上,开始一页一页地翻看,常常看到深夜12点多才睡。一天早上醒来,他发现笔记全都不见了,赶紧问妻子。妻子怒气冲冲地说:“都扔到炕洞里烧了。你在公司里干了整整16年,中途只回过5次家,加起来总共不到3个月的时间,整个心思都扑在你的事业上了。现在把你解雇回家了,你还总结什么经验方法?你一个临时工,只要把钱挣回来就行了……”
妻子说着说着,就痛哭起来。夜里,巨晓林翻来覆去睡不着,十几年来一直追寻的梦在心中越来越强烈。他希望能写出一本有关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的书。
幸运的是,几个月后,巨晓林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从此,他惜时如金,当别人闲聊、看电视时,他总是坐在角落里刻苦钻研。在宿舍里,他总比别人晚睡一小时,早起一小时。他随身总是带着纸和笔,随时做笔记。徒弟刘进说,除了业务上的问题外,他都不好意思去打扰师傅。
2009,他编写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终于出版了。同年,他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对此,巨晓林说,他梦想着有一天高速铁路能通向祖国的每个角落。(摘自《北京青年报》2010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