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需突破五大问题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日前在成都指出,当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需要创新突破一系列重大问题。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产权清晰是市场交换的基本前提,土地的产权归属越清晰,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增值空间就越大,农民从土地增值中获得的收益就越多。要继续探索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保证耕地质量问题。目前有些地区的相当一部分补充耕地质量低于占用耕地,耕地质量下降成为影响城乡增减挂钩试点范围扩大的突出问题。
  进城农村人口土地承包权、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问题。今后,各试点地区将更多利用市场机制探索进城农村人口土地承包权、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确保农民通过自愿转让获得财产性收益,从节约集约用地中获得合理回报。
  进城稳定就业农村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我国6.07亿城镇人口中包含1.5亿以上的农业户籍人口,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不能与当地城镇居民享受平等待遇,就业和生活处于不稳定状态。各地要尽快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制度,配套推进劳动就业、随迁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改革,消除制约人力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制度障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衔接和统一问题。尽管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但由于这项改革涉及区域、城乡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利益格局大的调整,涉及面较宽,推进难度很大。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实现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衔接和统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
  (据新华网 刘铮/文2010年6月8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