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垫江县,活跃着这样一个由18位离退休老人组成的“爷爷维权团”,10年来,在当地工商部门的支持下,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累积超过千万元。
因为闲不住 想为群众维权
如今,在垫江县,“爷爷维权团”已声名远播,成为当地百姓引以为傲又值得信赖的团队。那么,“爷爷维权团”是如何成立和壮大的呢?
在垫江县工商局消费者协会义务维权站,记者找到了“爷爷维权团”的发起者——皮志贤、吴良仕、梁义平3位老人。
今年82岁的皮老笑着说:“起初只是闲不住,想贡献点余热,没想到现在还真干出了点名堂。”
皮志贤曾是石油公司的干部,吴良仕曾在组织部工作。退休后,两位老人闲不住,看到不少群众经常遭遇消费侵权、却又投诉无门,便想为群众做点事。
2000年,他们找到当时的垫江县消委会秘书长何庆江,“我们现在人退休了,但心没闲下来,能不能为消费者做点什么?”当时,何庆江只送给他们一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一句话:“要替消费者维权,必须运用好法律武器。”随后,老人们开始了对《消法》的耐心钻研。
第一次出马 垄断企业低头
2001年,得知县城桂溪镇不少消费者因水、电、气价格过高及3家经营单位不按实际消费计量收费而投诉,皮志贤老人决定从水电气这类身边事做起。此后,皮老联系了该镇705名消费者,与3家单位交涉未果。他并未气馁,又联名上书至上级相关部门,呼吁3家单位改按总表分摊为一户一表计量收费,并下调单价。后来,在垫江县消委会积极介入下,县政府召集有关部门,就水、电、气价格问题召开听证会。最终,水、电、气3家单位接受了“以消费者自愿为前提,逐步实行总表改分表”的意见。
虽然“维权成功”,但皮志贤老人总结了教训得失:以个人力量抗衡垄断行业企业,力量相差悬殊;只有走群众路线,发展更多百姓自觉参与维权,才是出路。
2002年,皮老联系了志同道合的赵守钟、吴良仕、梁义平等退休老人,成立了垫江县义务维权站,免费为消费者维权。
“由于维权人员都是退休老人,因此被大家尊称为‘爷爷维权团’。”垫江县消委会秘书长刘波介绍,近年来,“爷爷维权团”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包括不少退休干部和律师,发展成员达18人,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61岁,平均年龄65岁。
举报陈化粮 揪出12条“蛀虫”
别看“爷爷维权团”都是老年人,但维权敢于碰硬。
令他们记忆犹新的是:2003年6月,有群众反映,垫江县某粮库长期大量倒卖销售陈化粮。皮志贤等义务维权老人经过长达3个月的调查,将暗访情况向国家有关部门作了举报。最后,垫江县工商局迅速组建专案组,查获陈化粮1000多吨,罚款100多万元,处理违纪人员12人。
此外,在获知垫江县部分学校乱收费后,“爷爷维权团”又着手展开调查,查实之后将情况举报给相关部门,后来有一个学校退还给家长80多万元。“这10年来,他们的维权范围涉及到学校收费、退耕还林、农网改造和水电气涨价等方面,全是替百姓义务维权。”刘波说,据不完全统计,10年间,老人们挽回的损失有1000多万元。
老人很勇敢 不怕威胁报复
“维权团”组织者之一的吴良仕介绍,他们有一个宗旨:不为个人谋福利,所作所为都是为百姓群体争取合法利益——所以,维权成员始终问心无愧。而大家踏实走访,拿出来的证据全部货真价实,让不少侵权企业无可奈何。“爷爷维权团”为消费者代言,一度引来不少企业不满。维权老人们可曾遭遇报复或威胁?吴良仕豪迈地说:“我们都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什么风浪没见过?对方愿意为我们这些老骨头犯傻么?”
老人们说,替百姓维权10年来,侵权方明目张胆的报复威胁倒是没有,不过,一些“下三烂”传言,还是不时出现。一次,老人们在自发组织商量维权时,社会上竟有传言“老人在非法集会,警察要来抓捕他们”,一度让少数老人及其家属感到不安。
“身正不怕影子斜!”事后,皮志贤等老人理直气壮地走进县公安局,才获知一切传闻都是不法侵权者炮制出来,期望以此吓退“爷爷维权团”。目前,经历了近10年的更新换代和人员更替,“爷爷维权团”的人数已越来越多。皮志贤说,随着“维权团”影响力的增加,还有不少老人希望加入团队。
“自从我们开展维权工作以来,不少先前喜欢打麻将的老人,现在都戒了,大家每天会不定时地上街或到公园去巡逻,寻找维权投诉线索,然后再与消委一道商量制定维权策略。”皮大爷说,他们将坚持走群众路线,搜集情报,将维权行动细化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力争在家电、房屋等方面下工夫,为消费者维权。
(摘自《重庆晚报》 朱昕勤/文 2010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