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浙江长兴举行的中国县域金融论坛上,有学者呼吁,应该放开农村土地承包权抵押,以缓解农村信贷难的矛盾。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等一批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们认为,随着农业机械化、集约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投入和劳动力成本大幅度增长,农村的信贷需求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是农村信用社独木难支的局面,金融网点少,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水平低。而最头痛的问题是,由于农民还普遍不富裕,缺少信贷所必需的抵押物。县域金融业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为此,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王冠玺提出,既然农地承包权可以流转,也应该允许农地承包权抵押,他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制订相应的政策,放开土地使用权抵押,这也是缓解农村信贷难矛盾最有效的途径。王冠玺的建议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响应。据浙江省银监局局长杨小苹介绍,近年来,已有部分经济发达省份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土地承包权抵押、林权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等试点,效果是好的。可见,放开农地承包权抵押是可行的。(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2010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