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荒山成了竹海,竹山成了“金山”。泰顺县黄桥乡1.2万亩毛竹低产园通过标准化改造,建成省级笋竹低产林改造示范片,单产大大提高,每亩收入从原来的200元提高到1200元,仅此一项每年为全乡农户户均增加收入800多元。
目前,全乡农户五成以上的收入来源于竹山。这是泰顺大力发展森林食品,带动农户发家致富的一个写照。
森林食品是指同森林环境密切相关,符合人类自然、环保、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生态、优质、营养的食用林产品。我省自2003年开始,率先开展与国际森林认证接轨的森林食品基地建设和森林食品认定(证)试点,从而填补了国际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空白。
泰顺县近年来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坚持把森林食品基地建设作为林业综合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惠民工程来抓。该县加强对林农毛竹低产林改造、板栗丰产栽培、猕猴桃贮藏保鲜等技术指导,健全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服务组织、协会20多个,为林农开展实地指导、技术培训、项目承包、信息咨询等综合性服务,积极鼓励、扶持林农发展猕猴桃基地5000多亩、板栗基地4.5万亩,改造低产竹林6.5万亩;同时加大投入,落实上亿元资金,先后建成了百丈镇粒旺板栗合作社板栗基地、峰文乡旷野花卉合作社四季竹基地、筱村镇南浦溪林果合作社杨梅基地等,基地总面积7.5万亩,辐射面积20万亩;此外,大力扶持以基地+农户+公司为主的林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涌现出了泰顺县利众竹木有限公司、山友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等14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 (魏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