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崔璀 谢善东 胡世君)“不挖笋、只留竹的老方法是不对的,如果适当挖掉一些毛竹笋,不仅能提高毛竹成活率,还能多一笔卖笋的收入……”日前,在庆元县隆宫乡里地村村委会主任甘思林家的毛竹山上,乡、村两级干部召开了“工作例会”。先行实践“笋竹两用林培育项目”的甘思林,向大家介绍了笋竹两用林的开发种植经验。
在田间地头,把干部工作例会开成项目学习会、经验推广会,是今年隆宫乡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切实增强基层村干部办实事能力的一项新举措。
选择在工作一线召开工作例会,受到了乡、村干部的欢迎。“这种会议模式贴近农村、贴近实际,回去后带领村民发展生产,心里就更有底了。”乡干部杨丽成则表示,“在一线学习生产本领的方法,不仅提升了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还能有效拉近干群关系。”通过学习经验和实地察看,参加例会的乡村干部们思路顿开,对开发笋竹两用林有了不少好想法。“通过亲身体会,使乡、村干部能更好地找到差距,学习先进,提高带领村民发展经济的能力。”隆宫乡乡长胡元胜介绍说,今后,该乡所有的工作例会都要充分结合乡产业特点,突出一个会议主题,把会场搬到田间地头,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增强服务能力,让干部能真正深入到生产一线指导村民发展生产。
编后:开会司空见惯,但开会很有学问,得讲技巧。多数会议在会议室进行无可非议,但有些会议,大门紧闭、台上台下空对空的开法,往往使听者一头雾水,对会议精神一知半解。隆宫乡的做法值得倡导,他们把干部工作例会搬到了田间地头,更结合农村实际,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同时,也拉近了干群关系,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