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今年我省将创建41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养殖标准化,你做到了吗?

  本报讯 (记者 陈小平)今年,我省将创建41个国家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其中,生猪标准化示范场24个、奶牛标准化示范场(小区)4个、蛋鸡标准化示范场8个、肉鸡标准化示范场5个。到2015年,力争使全省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50%以上。根据农业部部署,省畜牧兽医局日前提出了我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目标。
  近年来,在中央、省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下,我省标准化规模养殖稳步发展,生猪、家禽和奶牛规模化比重分别达到80.1%、88.0%和95.4%,成为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但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省畜禽场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小而散的局面依然突出,如生猪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养殖户多达84万户,占我省全部养殖场(户)的92.7%。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显得十分迫切。
  为此,省畜牧兽医局已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制定了《浙江省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申报条件与程序、创建内容、验收标准等。
  根据该方案,参与标准化示范创建的规模养殖场,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条件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完整,两年内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无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使用行为,种畜禽场须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养殖场规模要求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育肥猪年出栏5000头(含)以上的场;存栏奶牛300头以上,配套挤奶站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运送生鲜乳车辆有《生鲜乳准运证明》的场;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的场;年出栏量不低于10万只,单栋饲养量不低于5000只的场。
  标准化示范创建主要要达到“五个化”:畜禽良种化,能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养殖设施化,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生产规范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防疫制度化,防疫设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粪污无害化,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标准。
  省畜牧兽医局要求,各地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中,要坚持规模化与标准化相结合、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阶段性创建与长效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围绕畜禽生产的重点环节,着力于标准的制(修)订、实施与推广,推进创建单位建立畜禽标识、动物防疫消毒、投入品管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档案管理等制度。同时,示范创建活动要与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精品园建设相结合,与生态规模养殖场建设相结合,与畜牧新型产业体系建设相结合,切实推进我省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发展。
农业部今年拟创建1500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
  从今年开始,农业部启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今年计划在全国启动创建1500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涉及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等6个主要畜禽品种,力争到2015年,全国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15个百分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5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