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做大劳动者蛋糕路在何方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1个省(区、市)调整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整幅度为17%左右。据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介绍,还有20个省份计划将在今年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然而,全国大范围最低工资调整幅度存疑。中华全总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日前表示,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从1978年到2005年,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假如GDP为分母,那么劳动者的报酬则是分子,分子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分母的速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一语道破天机。
  中低收入阶层工资的改善幅度远远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对此,孙立坚认为,问题出在要素分配上。“要素分配包括劳动力分配和资本分配,我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应该以劳动力分配为主,但现在中国目前有向资本分配倾斜的趋势,劳动者得到的报酬相应减少。” 他认为,一味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务之急是要先增加居民的总体收入。在让劳动者得到应得的那份大蛋糕后,再进一步细分人群,通过调整所得税转移分配,调节过高收入,提高最低收入,分食小蛋糕。
(摘自《国际金融报》 陈菁/文 2010年5月18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