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上海世博会进入第三天,来自安徽、福建、湖北、四川等省的9位农民发明家赶来上海,向中外游客展示自己的发明创造,展示中国农民的风采,助兴上海世博会。
这些发明创造从天上飞的飞碟、飞机到水里游的潜艇、舰艇,有会作画的机器人,也有拉洋车的机器“车夫”,充分展示了中国农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广场上,停靠着一架出自广东农民发明家熊天华之手的双翼飞机。这架飞机曾在熊天华的家乡试飞时不慎撞到了离村庄不到50米的山头而损坏了螺旋桨。为了这次展览,熊天华特意更换了新的,但主办方却让熊天华换回破损的机翼,让这架飞机保留挫折的印记。机身前,用农村常见的青底白字书写的“重要的不在飞起来”的标语,表达了对农民创造者追梦精神的赞赏。
来自北京市通州区的农民吴玉禄一家,将3楼展览现场还原成机器人生产制造间。“吴氏一代”机器人中,有的拉着游客逛着新外滩;有的正努力攀爬陆家嘴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还有的正拿着世博会的门票,步履缓慢地走在不知尽头的世博园区内。“吴氏二代”的机器人,采用了智能控制技术,可以画画、表演行为艺术。
在与美术馆相邻的中实银行大厅内,停靠着安徽农民发明家陶相礼制作的长达20米的航空母舰。“新一代的中国农民,想做世界上别人没做过的事情。”陶相礼说。当脑子里有了设计一艘有自己创意的航空母舰的冲动时,他就查阅资料,准备材料,干了起来。陶相礼还突发奇想在巨大平台下紧束的舰身处,挂上了潜水艇,这似乎超出了发达国家制造工业的既有想象。陶相礼用5个汽油桶焊接的潜水艇总长6.5米,尾部装有两个汽缸和尾翼,顶部是防水探头,可手动360°旋转。潜水艇内部空间狭窄,只能容纳一个人,包括测压仪、监控器、供氧器。潜水艇入口上插的小白旗,投影着陶相礼试航潜水艇的冒险之旅。
(摘自《农民日报》燕玉海 赵广飞/文 2010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