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上海世博会部分国家馆看点

  中国馆:东方之冠
  中国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总建筑面积16.01万平方米,有20层楼高。在展馆最核心、也是最高的展区北面,100米长的整面墙上是一幅被放大数百倍的《清明上河图》。
  主要看点:1.外观:中国馆的外观是中国古建筑最基础的斗拱和柱体结构,馆内的四根立柱是四部直达“冠”顶的直梯,所有的展示都在东方之冠的“冠”内。2.“国宝”长卷《清明上河图》:长128米、高6米的《清明上河图》运用最先进的电子影像、动漫制作等技术,再现了北宋汴梁的繁华市井。3.穹幕电影:穹幕影厅由三块巨型屏幕和一个穹顶屏幕构成,水平方向屏幕将观众近180度包围,垂直方向屏幕则将观众360度覆盖。
美国馆:拥抱挑战
  国家馆日:7月2日
  美国馆外观模拟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馆内分为四个展示空间,前三个分别为三幕时长约8分钟的虚拟《美国之旅》影片展示,第四展区是一个步行通过的展览。
  主要看点:1.第一幕:《美国精神》。可容纳500人的放映空间,3块巨大宽屏播放各式各样美国人的形象。2.第二幕:3D电影《花园》。一个小女孩的想象力与激情,破败、废弃的城市角落魔幻般变为繁茂绚丽的花园。没有台词,无需翻译,故事完全通过图像、声效和音乐来讲述。
俄罗斯馆:儿童梦想中的未来之城
  国家馆日:9月28日
  俄罗斯馆由三个基本建筑元素组成:12座白金塔楼,依托塔楼的基础在“云中悬浮”的“文明立方”和一个巨大的室内城市规划装置。每座塔楼形似巨大花瓣,整个场馆如同花朵盛开。
  主要看点:1.十二座白金塔楼:高20米,顶部镂空部分绘有俄罗斯各民族的传统装饰图案,为白、红、金三色,象征圣洁、欢快和丰收。2.花之城:三根绿色植物装饰的巨型圆柱支撑屋顶,四周环绕巨大向日葵、稻草人、树皮小屋等装置,墙上饰有俄罗斯儿童对未来城市想象的绘画,天花板上镶有巨大的蘑菇下水道,3D技术辅助呈现。
英国馆:传承经典,铸就未来
  国家馆日:9月8日
  英国馆为一没有屋顶、由一系列走廊组成的开放式公园,核心为6层楼高、立方体结构的“种子圣殿”。
  主要看点:1.“种子圣殿”:由6万只纤细透明、会发光的亚克力“触须”组成,每根“触须”长7.5米,“触须”底部插入展馆内部,顶端则嵌含种类不同、形态各异的种子。2.悬垂城市:一个“倒垂”的微缩版的典型英国城市,按典型的城区结构分组排列,标志性的英国建筑设计,“光雨”启动装置以“云”的形式投射光线,形成落雨的动画效果。
德国馆:和谐都市
  国家馆日:5月19日
  德国馆由三个底座支撑而呈悬浮状的几何体和一个锥状体组成,外墙由1.2万平方米银色发光网状革新性布料包裹,可调节馆内室温。
  主要看点:金属互动球:直径3米、重量1.23吨,外表安装了40万个发光二极管,可以感应呼喊声和空气流动,摆动,旋转,变幻色彩及演示图像。
法国馆:感性城市
  国家馆日:6月21日
  法国馆外观为四方的几何形状,漂浮在水平面上,内部为一座法式垂直园林,可实现全馆网上三维实时和360度视角的虚拟参观和互动,并通过一些迷你游戏来进行虚拟体验。
  主要看点:奥赛美术馆7件艺术珍品,如罗丹的雕塑《思想者》等,单件价值均超过1亿欧元。
日本馆:心之和、技之和
  国家馆日:6月12日
  日本馆外部由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包裹,淡紫色的弧形穹顶宛如一个巨大的蚕茧。馆内展区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通过漫画、机器人、音乐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参观者展示40多项最新尖端技术。
  主要看点:会呼吸的建筑。
意大利馆:人之城
  国家馆日:6月2日
  意大利馆高20米,共3层,三面水景环绕,由钢结构连接的20个面积不等的不规则几何形建筑模块组成,代表意大利的20个大区。
  主要看点:1.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卡拉瓦乔(1571-1610)的绘画作品。2.法拉利最新一代混合动力车展。
丹麦馆:幸福生活,童话乐园
  国家馆日:6月29日
  丹麦馆主体建筑环绕象征丹麦海港的水池而立,是一个巨大的管状钢结构,由环形双车道划分出室内和室外的螺旋式参观空间。参观者可用两种不同的速度体验丹麦的绿色城市生活。
  主要看点:丹麦导演马丁·德·瑟拉的作品、“小美人鱼”铜像原件。
以色列馆: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以色列馆被称为“海贝壳”,由两座形似双手环抱的流线型建筑体组成,一座由天然石块搭建而成,象征与大地的联系和自然界物质的循环,另一座由透明PVC和玻璃材料建成,象征科技、光明与未来。馆内分为启蒙花园、光之厅、创新厅三个体验区,创新厅为馆内核心展示区域。主要门楣上都安有犹太传统的门柱圣卷(Mezuzah),类似中国人的祈求“出入平安”。
  主要看点:1.犹太墙:圣经时代至今犹太发展史。包括帐篷神幕,耶路撒冷,爱因斯坦。2.低语的柑橘树:共种有54棵柑橘树,会向游客发出欢迎的低语,展现以色列滴灌技术。
瑞典馆:创意之光
  国家馆日:5月23日
  瑞典馆主体为木结构,由四个相互连接的方形建筑组成。空中俯瞰,建筑为瑞典国旗的“加号”图案。外墙钢板上有无数孔洞,平铺可组成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地图。十字通道内墙悬挂瑞典著名摄影家Mattias Klum拍摄的自然风景照片,夜晚会有投影。馆内共3层,展区为1500平方米,分布在两层楼5个厅内——瑞典气氛、环境挑战、方案解决、创意之光和创新社会。展览的核心概念为“家庭”和“美好生活”。
  主要看点:瑞典编织:会致意的瑞典手工羊毛手套,由瑞典普通人编织。在参观者离去时,上百只手套会摇摆致意。
瑞士馆: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国家馆日: 8月12日
  瑞士馆由两个大小不一的圆柱结构和草坪覆盖的屋顶组成,分为“城市”和“乡村”两个展区,以双螺旋扶梯系统和观光缆车连接。
  主要看点:观光缆车:盘旋上升至馆顶,穿过开放式屋顶花园,行程约6分钟。
挪威馆:大自然的赋予
  国家馆日:5月28日
  挪威馆由15棵5-15米高的巨大模型“松树”构成承重支柱,每棵“松树”的4根树枝支撑篷布,形成若波浪起伏的悬挑屋面。外墙在白天和晚上呈现不同的色彩,夜晚来临之后,更有炫目的“北极光”投射其上。
  主要看点:1.国家馆日晚间音乐会。2.北极景观。
新西兰馆:自然之城
  国家馆日:7月9日
  新西兰馆为棕褐色楔形,分为“迎宾区”,“自然之城”,“空中花园”和“贵宾区”四个展区,展览内容由“毛利创世纪神话三部曲”串联。
  主要看点:镇馆之宝“Pounamu”:“Pounamu”(意为绿玉),与中国人一样,新西兰毛利人将其视为身份的象征。此块“Pounamu”有中型会议桌大小,是世界最大的一块绿玉,重约1.8吨,参观者可亲手触摸。
  酋长玉坠:高16厘米、宽9.6厘米,由新西兰最古老的奥塔哥博物馆选送。材质为鲍鱼贝壳,形态为一个盘腿而坐的毛利人若有所思。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0年5月5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