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一到画室,很快给他画出一幅像模像样的画;客人还未坐定,马上给他签名送书送画。这俨然是城里专业画家的作派,如今却出现在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一群白天背锄头种地、晚上拿笔头画画的农民画家身上,真让人叹服。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下,余东农民从自娱自乐开始走向市场化运作的尝试,现已累计售画900余幅,其中余统德创作的一幅农民画售价超过了全家3亩地一年的收入。余东农民画不仅挂到了当地农家乐和茶室景点,并且已开始销往国外。
卧室做画室 门板当画板
余东村位于柯城区西面,距市区22公里,人口798人。该村农民画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举办的一次农民书画培训。一群土生土长、有共同爱好的农民经过短暂培训后,将卧室做画室,用门板当画板,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从事书画创作探索,几十年如一日,一直没有停止过。他们虽然没有名家指点,但经常相互交流探讨,作品处处洋溢着乡土气息。如他们创作的《奥运之歌》、《余东健身场》、《橘乡风采》、《百羊图》、《橘林深处捉乾隆》等50余幅作品分获国家、省级美术大奖。2009年1月19日至2月13日,应阿曼政府邀请,余东农民画作为中国文化部出访交流项目,首次参加了第十届阿曼马斯喀特艺术节。
既画农民画 又做工艺品
2003年,该村钟情于书画的16位农民书画爱好者建立了柯城区第一支乡村农民文化创作协会,目前会员已从创会之初的16人发展到683人,创作内容涵盖书画、诗歌、曲艺、竹编、彩灯制作等多种民间艺术。
同时,余东农民还以他们创作的农民画为基础,通过借鉴国内外传统手工技艺,开发出具有浓郁浙西区域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这些民间工艺品已形成5个主导产品、10个系列样式,其中以装裱农民画、小屏风、木雕工艺框、台面画、工艺挂件等最具特色,先后销往北京、江苏、广东以及中东、欧盟等地区和国家。 (余杰 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