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7版:大学生农村创业特刊

章玮涛:

农村事务跑腿人

  •   在农村,科技咨询是一个相对让人感觉陌生的词汇,但是富阳有位“80后”大学毕业生,却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找到了科技咨询的市场,他创办的科技咨询公司,在一年半时间内便帮助富阳农村申报了80多个项目,成功率达到90%以上,公司的营业额超过了20万元。他就是富阳市雷讯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章玮涛。
      2007年,章玮涛从江南大学毕业,回到了家乡富阳市常绿镇长春村。学习工商管理的他,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是开农村连锁百货店,或承包土地搞规模种养,还是从事农产品加工业务?在缺乏资金、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尽管一个个选择都被他排除了,但是创业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
      转机出现在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章玮涛认识了两个帮企业做咨询的朋友,他们在杭州的咨询业务做得有声有色。咨询业务是否能在农村开展呢?经过观察,章玮涛发现,农村许多项目都要向上级部门申报立项,获得批准后才能获得项目补助,进行工程建设。但受专业知识水平限制,多数村干部在申报项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种种困难,而富阳农村既没有相应的咨询机构,也没有专门为农村报项目服务的“跑腿公司”,农村报项目颇为困难。
      农村需求就是创业方向。2008年8月底,章玮涛申请到富阳市大学生创业基金,成立了雷讯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帮村里申报各种农业项目,同时为农民提供科技、政策、法律等咨询服务。“咨询公司成本较低,创办起来很容易,但是对人的要求很高,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章玮涛说,为了熟悉各种项目的申报流程,公司创办初期,他几乎天天往科技局、农业局、人事局等单位跑,软磨硬泡地学习知识,了解情况。几个月下来,陌生人变成了熟面孔,章玮涛不仅认识了有关部门的上上下下,还摸透了许多项目申报工作的具体流程,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这些部门还为他介绍了几笔业务。
      “开始也没有想到,咨询业务在农村居然会有那么大的市场。”章玮涛说,打开局面后,生意便好做了。他不仅给黄公望村、新沙岛村等村提供科技咨询,帮他们成功申报了科技示范村建设项目,还将业务拓展到了当地企业,给他们提供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浙江金固、银湖电气、杭州特种纸业、春水玻璃等30多家企业都成了他们的固定客户。截至去年底,公司共帮助全市农村申报80多个项目,成功率达到90%以上,实现营业额20多万元,上缴税收5万多元。
      “下一步,我想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帮助一些企业和村民申报专利。”章玮涛对公司的前景非常乐观,他了解到目前富阳每年都有1000多项专利技术和产品诞生,要是自己的公司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发展潜力会很大,“我们还要招聘人手,扩大规模。”
    (本报记者 袁卫)
    创业感言:
      去农村创业,综合评估自身实力、找准项目很重要。农村的天地很宽广,创业的机会很多,只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并坚定不移地去实践,肯定会有收获!
    ——章玮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