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7版:大学生农村创业特刊

王晓骏:

来料加工牵线人

  •   在义乌市工商局评选的“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名单中,有一名中等个头、理着平头的青年格外引人注目。他不是因为自己是一名成功的来料加工经纪人而当选,也不是因为他大学毕业在经纪人中有高学历而得到组委会推荐,而是因为他带头创业、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行为备受评委会的好评才脱颖而出。他就是仙居县横溪镇上陈村的王晓骏。
      在一个油菜花开的日子里,笔者来到王晓骏所在的横溪镇上陈村。一到村口,只见一群中年妇女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手却在快速地穿针引线,编织着一个个小礼品袋。“像这样一个小礼品袋,做一个我们能赚到两毛钱,我们手脚快的一天能做100多个,每天能赚20多元呢,而且这活既简单又轻松,不管男女老少都做得来。”村民陈玉花说,“以前我们聚在一起不是搓麻将,就是讲闲话,全靠王晓骏给我们找了个好活儿,不用出门,坐在家里就把钱挣了。”
      王晓骏的创业与仙居县蓬勃发展的来料加工业密切相关。近年来,仙居县依托义乌、温州等周边经济发达城市的资源优势和辐射功能,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来料加工业。2009年8月,年仅25岁的王晓骏大学毕业后,他把创业目光瞄向了这个广受村民欢迎的行业,成了横溪镇上陈村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在自己获得丰富人生经历的同时,能够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这是我创业初最简单的想法。”王晓骏说,为了能够帮助村民们找到合适的加工项目,他频繁地往返于仙居与义乌两地,为了能够接到单子,有时候在义乌小商品市场里一待就是一整天。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来料加工行业,联系业务对王晓骏来说是一个难题,而那一次次的拒绝更是几乎让他绝望。说起在义乌市场碰到的困难,王晓骏说:“刚进入义乌市场时,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和逛不完的商铺,我真不知道从何着手。当一次次被拒绝时,心里确实很难受,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可是我知道自己不能放弃,这是我第一次创业,一定要做好,也是这个信念支撑我走了下去。”
      在经历一个个考验,跨过一道道难关后,终于在2009年10月,王晓骏接到了一个加工小礼品袋的订单。虽然数目只有3万来只,但是对王晓骏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接下来的几个月,他接连接到了两笔业务,帮助上陈村40多户村民赚到了3万多元加工费。此后,王晓骏手里的订单越来越多,“去问问王晓骏有没有事情好做”成了村民们农闲时的一个习惯性想法。
      王晓骏的做法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和赞赏,也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仙居县的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纷纷对他带头创业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当地几位年轻人也打算跟他学当来料加工经纪人。“目前闲散在家的农村劳动力比较多,来料加工能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百姓增收尽一份力,这也是在为我自己积累创业经验,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王晓骏充满信心地说,“只要努力做,我相信以后的路会走得更好。”
    (通讯员 俞惠芳 吴建平)
    创业感言:
      看到农民领工资时那快乐的表情,心中比得到怎样的夸赞都要幸福,自己的努力能够帮助村民,自己也能积累经验,再苦再累也值得! ——王晓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