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莫让“低碳”概念化

  自从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低碳”迅速成为一个“热词”。几乎一夜间,房地产商号称自己的房子是“零碳房”,建材商说自己的装修材料是“低碳技术”,各高校也掀起了一股“低碳研究”热潮。
  这说明国民对环保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其实很多人对“低碳”的准确所指还是一头雾水。在日益增多的“低碳”概念中,对于“低碳”的具体解读却不是很多,或只是笼统的概括,或只是简单地将“低碳”与循环经济、绿色等概念放在一起。因此,有关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将“低碳”概念做进一步的解读。
  同时,“低碳生活”最重要的还在于落实。如果将“低碳”作为一个时尚词汇,那只能是一种并不深刻的炫耀。比如,2008年就实行的“限塑令”本就是“低碳生活”的一个实例,可是有些无所顾忌使用塑料袋的人却在大谈特谈“低碳”,实在让人感觉有跟风作秀之嫌。
  因此,“低碳生活”对于公众来说,不仅是一种态度,更应是积极倡导并付诸实践的一种生活方式。“走路还是开车”“爬楼梯还是坐电梯”“节制自己的欲望还是任其膨胀”,是每个“低碳”潮人每天都应该思考的。
  (摘自《山西日报》 王秀娟/文 2010年4月2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