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审计署揭土地出让乱象

  最近,审计署对全国11个省(区)40个市(地、州)56个县(市、区)土地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及土地征收出让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表明:各地土地出让金管理极不规范,超20%未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
  在审计署发布的公告中,有11个市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和“国有企业改制”等方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19.61亿元;有3个市以低于基准地价70%的价格等方式,出让土地177宗0.8万亩。公告透露,在土地出让收入中,有11个市的674.81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不规范,未按规定纳入基金预算管理。这些钱有的用于增加政府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有的用于补贴公交公司购车、还贷,甚至用于建设、购置办公楼、职工住宅等。
  审计署发现,以租代征占用集体土地和不按规定及时更新基准地价现象普遍存在。基准地价是政府确定土地价格和征收土地税费的基本依据。基准地价原则上每3年更新一次,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但截至2009年6月底,有5个市已超过3年未更新,其中3个市的土地市场价比其适用的基准地价超出了1倍以上。
(摘自《法制日报》郄建荣/文2010年4月2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