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我省“两区”建设如火如荼

  本报讯 (见习记者 陈鎏琰)今年我省提出了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现在进展如何?建设中遇到了什么问题?4月12日,省农业厅在杭召开各市农业局长座谈会,共商“两区”建设妙计。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到会并讲话。
  据介绍,一季度以来,各地纷纷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两区”建设政策意见,并已开始全面推进。杭州着手制定了杭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意见,初步确定到2012年,争取将建成8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目标;嘉兴市今年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已落实到各乡镇,面积共12.5万亩,涉及61村;绍兴市决定对当年列入省级立项、创建成效显著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和主导产业示范区,分别给予每个园区10万元和5万元补助,同时,整合主导产业、菜篮子工程、茶叶产业等专项资金约2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丽水市围绕生态优势,坚持“绿色精品、生态高效”的产业发展定位,大力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今年要建成50个生态循环示范区(基地),在示范区内推广猪—沼—茶(林、果、菜、草、鱼)等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有了目标就有了行动的方向。湖州市专门建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林业、发改、财政、国土、科技、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市领导联系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的制度;金华市园区建设的调研、选点布局、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等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其中,金东、兰溪现代农业综合区的规划已基本完成;舟山市积极引导新流转土地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今年已新增流转面积5000亩。
  孙景淼强调,“两区”建设是农业部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平台、主战场、主抓手,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进一步深化认识、坚定信心、分类指导、积极推进。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抓好规划编制,主动做好服务。同时,要注重防止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非粮化、非农化倾向;注重处理好新型主体培育与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的关系;注重与“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注重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注重政策资金扶持和考核;注重项目建设管理和廉洁自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