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沈林轩)三月,初春的西安春寒料峭。由浙、陕两省林业厅共同主办的“浙江笋竹产品西北行”活动,于3月26日-27日在此举行,为古都带来了浓浓的之江热潮。活动期间,主办方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其中包括竹笋菜肴展示、百人共享竹笋宴等。
据悉,浙陕两省举办这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平台,扩大浙江笋竹产品在西北市场的影响,让西北的父老乡亲了解浙江竹笋的生长环境、独特的产品品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共享生态、健康的笋竹产品,丰富市民的“菜篮子”;介绍各种竹制品(包括竹材制品、竹炭、竹醋液)的现代加工工艺和多种功效,提高浙江笋竹产品在西安的认知度,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够知笋、吃笋、用竹;倡导绿色生活,促进低碳经济。
3月26日下午举行的笋竹产品专题推介会及随后有150多人参加的竹笋晚宴,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介绍了浙江竹子生产利用特色和产业发展情况,中国林业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石锋致词,陕西省和西安市有关部门嘉宾300多人参加活动。
石峰在致词中说,这次活动是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抓产业、促发展的有益探索,既是倡导绿色生活、弘扬生态文化的具体行动,又是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一项举措。竹子资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笋竹产品是绿色的生态产品,竹产业是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竹林四季常青,是绿化美化环境的主要植物之一,其固碳能力比热带雨林还强;笋竹制品与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竹业是竹区经济的支柱产业;竹文化绵延几千年,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萧萧江上竹,依依遍山麓。”楼国华在介绍中说,浙江广植竹子,盛产竹笋,现有竹林栽培面积1200多万亩,竹业总产值250多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全省竹类产品出口额5亿多美元。浙江主要竹类产品有竹笋、竹地板、竹餐具、竹胶板、竹窗帘、竹地毯、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竹家具、竹工艺品、竹装饰品等12大类、近万种。浙江省政府把发展竹产业列为“浙江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竹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竹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省有近40个县(市、区)的竹业产值超亿元,300多万农村劳动力从事竹业第一产业,10万多劳动力从事笋、竹加工产业。在主产区,竹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60%以上。竹业已成为浙江省山区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来源的支柱产业,富民惠农效益十分显著。
推介会上,我国竹产业技术推广专家金爱武教授,对浙江竹笋的品质和营养进行讲解;中国竹炭之乡——遂昌县的竹炭企业演示了竹炭的吸附净化功能;中国竹子之乡——安吉县介绍了依托竹资源优势,引领竹产业发展,致富一方百姓,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经验。会议同时举办了浙江竹笋、竹制产品、竹笋菜肴的现场实物展示,产品有水煮笋、调味笋、竹地板、竹工艺品、竹砧板等10多类2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