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种粮宝典

鱼米之乡的 种粮秘籍

  •   嘉善县有六千年的农耕文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近年来,该县在积极发展大棚蔬菜、食用菌、水产养殖等产业的同时,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200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42.5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8.93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该县也由此被评为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加大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粮食生产,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嘉善县认真落实粮食扶持政策,向农民发放种粮政策明白纸,做到直补资金公平、公正、透明发放,鼓励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据统计,2009年该县共发放粮食生产扶持资金2923.36万元,同比增加12.6%。从2004年开始,该县在省财政补贴基础上,县财政以1∶1配套,6年来县财政累计补助510.16万元,进一步调动了种粮农户的积极性。
      为顺利完成当年粮食生产任务,去年嘉善县把粮食生产列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该县农经和粮食两个部门还分别与全县11个镇签订粮食生产目标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全县粮食丰产丰收。
    实施科技兴粮 促进丰产丰收
      水稻要高产丰收,先进技术需先行。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嘉善县农业部门以开展水稻高产示范方创建活动为抓手,在各镇建1-2个百亩以上高产示范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2009年全县共建立粮食高产示范方13个,总面积2.1万亩。
      在示范方的带动下,广大农户了解到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过程和增产增效优势,有力地推进了水稻种植先进技术的应用。
      良种是稻米优质高产的基础。为确保稻米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经过试种对比,该县农业部门筛选出“嘉99-1”、“秀水128”等优质水稻品种作为主推品种,覆盖率达到60.3%,全县良种覆盖率更是达到95.1%。
      该县还积极推进增产增效综合集成技术的推广,单季晚稻“五改”技术、粮经结合水旱轮作配套技术、控氮增磷扩钾技术、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稻鸭共育技术等高效节本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水稻生产中,应用面积达25万亩,占晚稻播种面积的91.4%。这些技术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田养分平衡,提高了单产和质量。
    提升产业水平 发展精品稻米产业
      水稻是农业传统产业,为使这个传统产业在打造精品农业过程中得到提升,嘉善县在全省率先建立水稻精品示范区,引导水稻种植向规模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按照精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嘉善县在天凝镇南星村和陶庄镇金湖村建设了2个精品稻米示范基地。
      去年,该县陶庄镇金湖村在全县率先组建了嘉善县金穗粮食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流转了近500亩亩承包耕地,与村里4位种植大户一起开发精品稻米。这一年里,该合作社通过注册商标和品牌,精品稻米成功进入市场,稻米种植效益大幅提高。
      据该县农经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水稻精品示范区内所有精品稻米均实施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良种、统一施肥和统防统治为一体的“五统一”模式,实现标准化种植。同时,为了保障销路,示范点还与县粮食部门签订订单,并进行统一包装和营销,打响精品稻米品牌。
      该县种植大户吴兴生说,精品稻米产业的开发,让他们种粮越来越有信心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