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农机化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积极信号

农机化提到新高度

  冬天的脚步渐行渐远,前不久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犹如春风,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锁定“三农”问题。相比前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机内容的表述,写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提法,把农机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新高度。
  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首次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按照存量不动、增量倾斜的原则,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逐步完善适合牧区、林区、垦区特点的农业补贴政策。加强对农业补贴对象、种类、资金结算的监督检查,确保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不准将补贴资金用于抵扣农民交费。一系列含金量高、利好农机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犹如春风,温暖着神州大地农机人。
  我国著名农机化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人朴日前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一号文件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显然是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今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对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将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这是中央一号文件中的一个亮点。
  有宏观的政策,也有微观的举措。今年的一号文件,不仅明确了进一步扩大补贴资金规模,而且明确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同时对补贴政策的完善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号文件中还强调,要推进农用工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支持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等农机作业。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些都对农机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敏丽分析认为,今年的一号文件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农机作业补贴,但明确了“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支持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等农机作业”,从政策的含义上说,是对2009年一号文件有关农机作业补贴试点内容的继续。因此,应当总结试点成效和经验,推动重点环节农机作业补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杨杰 朱礼好 张一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