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谁为农业保险“上保险”

  陕西省白水县的果农郭许澄为了10亩苹果,和保险公司打起了官司。
  2009年5月,郭许澄为自己的10亩苹果交了保费。没想到因为当地一场罕见的冰雹,苹果几乎绝收,保险公司说1亩地只能赔135元,这让他难以理解也很难接受。
  和郭许澄相似的案例很多。从2009年12月4日开始,遭受了冰雹之灾的白水果农郑石民等30多人同样对每亩135元的理赔标准“难以接受”,不断地找有关部门上访,要求解决赔偿金额偏少的问题。据了解,导致果农“因保上访”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宣传不到位,果农和保险公司之间又没有签订保险合同,导致双方对包括保险条件、承保范围、赔偿标准等的认识存在偏差。
  泾阳是陕西省另一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县,已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的奶牛和能繁母猪保险,以及陕西省财政支持的设施蔬菜保险。泾阳县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面起步较早,但即使这样,保费收入还一直亏损。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许多农民对这项保险普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保费难收;而承保这项保险的保险公司又因赔付率较高普遍“入不敷出”,制约着继续开展这一业务的积极性。
  一些基层干部和保险行业人士认为,当前需要通过宣传,让参保农民认识到,保险的原则和理念是“减少损失”而不是“必然受益”。另外,应完善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中存在的立法规定不足的问题,为保险公司提供法律支持,从而让他们可以安心地支农惠农。
(摘自《经济参考报》 刘彤 陈钢/文 2010年2月5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