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强农惠农举措,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负担。但与此相反,农村的畸形人情消费却有加重趋势,令不少农民感到无奈与困惑。
农村畸形人情消费主要表现为:请吃请喝的酒席名目繁多、频率高,从过去的婚丧嫁娶,发展到今天的生日祝寿、小孩上学当兵、新房上梁、新宅搬迁、开业庆典甚至给过世多年的老人祝冥寿等。据了解,许多人虽对此十分头疼,但碍于情面,仍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这种人情消费中。
其实,人情只是一种情,而不是一种债,当人情背上债,对社会、对人际关系都是一种伤害。目前,春节将至,农村人情消费又将进入“旺季”。笔者建议,有关方面和基层组织应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倡导新型的人情观念和人际交往方式摆到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农村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扬勤俭美德,树文明新风。制定《村民文明公约》,成立由党员和村里的老干部组成的新风理事会,号召村民自觉做到“三不”,即:不铺张浪费、不收高额礼金、不搞大型宴席。要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温岭读者 江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