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专题报道

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

  本
报评论员
  虎年将临,本报推出一组报道《商贸大市:农业的困扰和生机》,为读者送上新春的讯息。以世界小商品之都闻名中外的义乌市,作为我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唯一县级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先行了一步。
  创新未有穷期,改革催人奋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已发了12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特别是自2004年至今的连续七年,每年的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定”,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和切实的要求,这就是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基础。
  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就要确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考虑问题,研究工作,制定政策,部署项目,始终要把农业、农村、农民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统筹安排和合理使用公共资源,促进农业与其他各业同步发展、乡村与城市齐头并进。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即使长成了“巨人”,也不过是一个跛子,注定跑不快,跑不远。
  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就一定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我省农民去年的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各地“三农”工作势头正健、潜力很大。越是在这种大好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思,绝不可以轻农、挤农,更不允许损农、坑农。像义乌这样经济发达的地方,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改革氛围,完全应该也能够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埋单,率先建立起城乡统一、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权利平等、制度统一的体系,为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创造新鲜经验,作出新贡献。
  要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就要夯实农业基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推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把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率作为主攻方向,把深化农村改革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为根本动力,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东风送暖,浙江大地春意盎然。只要我们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扎扎实实地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就一定能继续谱写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