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畜牧兽医

他养山羊会摸门道

  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照耀在山间,他手里挥着羊杖,嘴里吆喝着。羊群走到一个岔路口,领头的羊停了下来,后面的羊也跟着放慢脚步。只见他将羊杖一挥,指向右边,羊群“领会”了主人的意思,朝着右边的岔路继续前进。
  这位牧羊人,就是宁波北仑区春晓镇咸昶村的王益初。他养山羊已有16个年头。
听声就能辨羊情
“养羊有许多学问。”王益初说,与羊打交道久了,他对羊的情况非常了解,能从羊的各种叫声中知道羊在“讲”什么、“想”什么。
  王益初说,一般情况下,羊关在羊舍里发出的“咩咩”声,比较随意温和,这说明羊饿了,想出去吃草。等放牧回来,羊吃饱了就不出声了。如果羊的叫声急促尖锐,甚至有些歇斯底里,就要注意羊是不是遇到危险了,或是生病了。
  有一次半夜时分,已入睡的王益初被羊叫声惊醒。“可能是羊遇到危险了,叫声很凄惨。”果然,当王益初起身察看羊舍时,发现有两头羊中毒了,他连夜给羊注射阿托平,才保住了羊。“有时光用眼睛看,难免会有疏忽。通过声音来辨别羊的情况,就好控制多了。”
  时间久了,羊也会听主人指挥,和主人配合默契。王益初说:“放羊需要有耐心。下山时往往是羊吃草最多的时候,一路上羊都会走走停停,这时要耐得住性子,等羊吃饱了再回家。羊肚子每天吃得鼓鼓的,还怕养不出肥羊吗?”
主刀帮羊剖腹产
尽管王益初养羊已得心应手,但有时也会碰到一些棘手事。
  前年夏天,一只母羊难产了。情急之下,王益初决定给羊做剖腹产手术。他叫了村民做帮手,亲自主刀,将小羊从母羊肚子里取出,又给母羊缝上伤口,打上消炎针。“手术完成后,母羊的肚子肿得很大,当时很担心。没想到打了几针消炎针后,母羊就没事了,我才松了口气。”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益初还有些后怕。
  羊痘也是养羊过程中很棘手的事。羊痘是一种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水泡,羊出了羊痘后会出现精神萎顿现象,食欲下降或不食,体温升高到41℃-42℃,严重的会出现腿瘸、眼瞎、咳嗽、拉稀,甚至危及生命,很多养羊户碰上羊痘就“全军覆没”。王益初就通过提前给羊打疫苗,来防止羊痘病的发生。羊群在山上放牧,有时会遭遇蛇咬,王益初就上山采草药、煎药,当起了中医。
注重品种养好羊
  王益初特别注重山羊品种的选择。最近,他卖掉了原先的种公羊,代之以杂交公羊。王益初说,养羊也要防止近亲繁殖,否则会使繁殖性能下降,品种退化,发育不良,产肉、产毛量降低,抗病力差,死亡率高,所以要采用血缘关系远的种公羊配种,以优化品种。
  王益初的羊每天都在山上跑,吃的是野草,身体强壮,抵抗力强,羊肉肉质鲜嫩、羊味十足,特别受欢迎。临近过年,羊肉更是热销,他说,预计年前能卖出20多只羊,以每只1000元算,可收入2万元。羊毛还可以卖给嘉兴商人做羊毛笔。
(王韵 钱一旦 乐旭峰 胡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