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45岁以后方才创业成功,生意蒸蒸日上,每天都在酒店、谈判桌、会议室里打转,从早上7点出门到凌晨一两点才睡。员工看到他的时候,他总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的样子,丝毫没有疲惫感。
可其实他每天回到家,倒头就睡。他没有休息天,就算过年,吃过年夜饭,也去厂里慰问员工。照理说,事业干到这个份上,他也该让自己紧绷的弦松弛一下。可他总是走不开,“你让我怎么放心得下这么一大摊子事?”他说的也有道理,几千个人靠着他吃饭呢。
在医院的一次体检中,医生神色凝重地在他的报告单上写下“疑似”和一个大大的问号。家人强制性地把他送进了医院,什么事都放下了。住院整整30天,他谢绝了任何人来探望,天天和家人去医院葱郁的后山上散步、聊天,突然醒悟生活是如此美好。庆幸的是他的复检报告为良性。而且他不在公司的那些日子,公司如往常一样运转得很好,那么多得力的员工施展出了各自的潜能,把业绩做得更漂亮了。
有一次看电视上一位明星的访谈节目。几年前他的演艺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却淡出了娱乐圈,他只是觉得太累,想换个生活方式过一段日子。主持人问,当时那么果断地离开,心里究竟割舍得下那些么——多少演员穷其一生都达不到的红火、数以亿计的狂热追随者,以及,那么丰厚的物质回报?
他沉吟了一会儿,缓慢地说,其实如果说当时一点儿不纠结,那是假话,只是这些都是虚名与虚利。“我对自己说,其实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他讲这句话时,全场静默,之后便响起了长久的掌声。
其实,谁的人生不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活成了“明星”,都是在为“观众”而活。但人生并非为了快速到达终点,而只是为了体验每一天、每一刻的美好。当你无法割舍太多的纠葛之时,你的人生便已经被绑架了。
(摘自《杂文报》 周华诚/文 2010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