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起伏,杭州市萧山区养猪业开始谋求新出路。日前举行的该区养猪行业协会第四届会员大会透露,该区养猪业将更倾向于“提质”,走“控制数量、提升质量、增加效益”之路。
养猪业是萧山传统优势农业产业。从2007年起,该区已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全国生猪良种补贴奖励县,去年养猪业产值达15.2亿元。
然而,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又经历一次低谷。养猪业产销矛盾日益突出,产品增值空间潜力欠缺,市场对产品质量越来越敏感。是被动应对,还是主动调整?
萧山区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该区生猪养殖量将超过200万头,产值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下一步,该区生猪养殖将“控量、提质、增效”,促进养猪业转型升级,提倡生态养殖。
未来该区的养猪业,将更注重硬件设施改进、机械化程度提高,提升养殖水平,从人工养殖进一步向智能化养殖过渡。在生猪品种改良方面,该区正在推进繁育体系建设,引进更多的优良品种。
无公害、生态养猪,也是该区未来养猪业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目前,该区正在实施清洁养猪工程,在规模猪场中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广猪场猪粪尿干湿分离技术,将猪粪生物发酵或加工制成有机肥料利用,污水、尿液经过“污水处理工程”处理达标后排放。此外,该区还正在开展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试验,在前期试点基础上,目前已扩大到多家规模猪场。 (姚一青 张艾理 邵碧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