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茹)近年来,通过大力培育发展水产养殖主导品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龟鳖类、虾类、蟹类和珍珠等四大优势品种的十大产业带(区),产业竞争优势逐步显现,这十大产业带去年产值达111亿元。这是记者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水产养殖主导产业发展会上了解到的。
这十大产业带分别是南美白对虾的杭州湾产业带、舟山产业区、大陆海岸产业带;龟鳖类的杭嘉湖产业带、绍金产业区;海水蟹类的舟甬梭子蟹产业带、甬台沿海青蟹养殖产业带、温州鳌江口青蟹养殖产业区;淡水珍珠的绍金养殖带、杭嘉湖养殖产业带。
今年,我省编制了水产养殖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15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00万亩,比2008年增加38万亩;产值达到375亿元,比2008年净增119亿元;渔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稳步提高到1.5万元。
据了解,我省将进一步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重点构建“沿海高效生态渔业区、环杭州湾高效生态渔业区、浙中西南山区生态渔业区”三大区块,建设13个主导品种产业带,以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重点扶持良种繁育、设施养殖、生态养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大力发展高标准鱼塘,引导扶持节地节能节水型渔业,提高土地、水体等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深入推进渔技推广责任制改革,建立渔技推广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基层渔技推广体系;创新渔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以渔(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各类产业协会为辅助,与渔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渔业经济组织体系;大力推行标准化健康养殖,加快主要养殖品种地方标准制定;加强水产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发展水产品配送、营销中主,健全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