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办
近年来,绍兴县柯岩街道深入贯彻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精神,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围绕“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居民集中居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简称“三集一化”)的目标要求,积极创新,通过建立“五联”工作机制,在构建特色新社区、促进城乡协调一体发展上积极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绍兴县柯岩街道的主要做法是:
1、创新领导机制,实施组织联建。按照务实、有为、高效的工作方针,组建新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以选派形式配优配强工作班子,明确职责与权力,总体协调指导城乡新社区建设。其中组长通过县机关选派和街道领导班子成员选派产生;副组长由街道机关优秀中层干部、新社区所辖各村(居)党组织书记担任。
2、创新规划机制,实施规划联搞。打破原有村庄界限,以新社区为单位,明晰功能区块,注重社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硬件的共享,实行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科学编制城乡新社区规划和实施方案,按规划配置资源要素,切实破解各种要素制约。
3、创新建设机制,实施建设联动。坚持土地集约利用,深化面上“街道统筹、社区联动”,片内“社区统筹、村居联动”的建设机制,扎实推进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一是着眼经济集约发展、居民增收,推进联村异地集中建物业(工业集聚点);二是着眼居民集中居住、改善民生,推进联村异地集中建农民公寓和外来人口公寓;三是着眼完善服务功能、城乡一体,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各类专项服务网络;四是着眼繁荣社区文化、提升素质,推进“‘种文化’三百工程”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尚。
4、创新管理机制,实施管理联抓。整合管理资源和管理对象,积极探索和推行社会公益性事务区域化管理新模式,除法定要由村(居)委会名义办理的事务,其他事务均纳入新社区统一管理,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重点是以“守护家园”工程为载体,建立健全适合新社区特点的防控网络体系;优化基层民事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民事调解机制,选派优秀民事调解员驻社区,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优化社区人口服务和管理模式,对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对象等,建立健全社区统一的登记制度和档案制度,划分责任区块,落实专职人员和管理服务措施。
5、创新考核机制,实施绩效联考。以新社区为单位,设立10个经济社会发展平台,建立新社区建设绩效考评机制,实行村(居)岗位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和城乡新社区建设绩效情况双重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土地流转、拆迁拆违、惠民工程、社会稳定等,考评结果与新社区内各村(居)党组织和村(居)委会工作实绩以及干部报酬相挂钩。
绍兴县柯岩街道自建立和实施“五联”工作机制以来,“三集一化”、城乡一体得到初步显现:一是社区经济进一步提升。据统计,全街道37个村居平均村级年收入为201万元,最高的达809万元。二是农民公寓建设方兴未艾,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三是社区配套完善优化,极大地满足和方便了居民的生活需求。四是社区文化不断繁荣,基本上实现了村村有队伍、天天有活动、处处有新风的良好文化氛围。(作者系绍兴县柯岩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