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美华 张嫣嫣
金贵华是四川省安县晓坝镇中心村的一位普通农妇,这段时间,她特别期盼着一件事,就是新房快点落成,她能早日搬进新家。
金贵华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按规定他们一家可分配到100平方米的住房,需要30万元左右的购房款,国家每户补贴1.9万元,其余的可向银行贷款。
晓坝镇是川西北有名的“枣皮之乡”,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去年“5·12”大地震后,晓坝镇成了一个极重灾乡镇,全镇近3000间农房倒塌或严重损毁,8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亿多元。在地震中,金贵华家的三间小平房也垮塌了,一家五口住进了临时板房。
在灾后重建中,晓坝镇被列为绵阳市灾后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示范乡镇和四川省场镇原地异址迁建试点镇。晓坝镇党委书记邓章军介绍,镇里已规划好,争取用两年时间将晓坝建成一个以川西北民居风格为特色、以温泉和茶坪河为灵魂、山水交融的旅游服务型集镇,邓章军还自豪地亮出了当地三大“宝贝”——坝坝鸡、枣皮和冷水鱼。为进一步开发林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镇里正在制定“以农为本、一轴三心”的产业发展规划。
在民居建设工地上,记者看到一幢幢三层民居已初见雏形,周围的医院、敬老院、市场等配套建设也在逐步跟进。邓章军表示,待全部工程完工后,农户只要稍作装修即可入住。
邓章军告诉记者,建成后的晓坝新镇将比老镇进步20年:“如果你们一年后再来晓坝,迎接你们的一定是个干净整洁、配套齐全、富饶美丽的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