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留守儿童”为何沦为“留守童工”

  最近,广西贺州市杨会村发生的爆竹作坊爆炸事件,死伤的13名儿童全部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一个已经延续很多年的社会问题。一场伤亡惨重的爆炸,使他们以“留守童工”的黑色身份,进入了民众的视线。这些“留守童工”最小的7岁,最大也才15岁。两名犯罪嫌疑人为降低成本牟取暴利,雇用本村小学的学生利用上学前和放学后的时间非法生产爆竹。“留守儿童”为何沦为“留守童工”?是因为贫困还是因为“守夜人”的玩忽?这些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许因为年迈而疏忽了对孙辈的呵护,可是当地专司安全生产的监管机构、专司劳动保障的职能部门,为何没有尽早发现问题?
  惨剧之后,当地有关部门会追责并问责,可是等悲剧慢慢淡忘之后,是不是相关的问题又会沉渣泛起?当我们都在关注“富二代”的时候,我们的目光也应关注到“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现实和未来,绝不应是“留守童工”式黯然的人生和未卜的前途。
  (摘自《长江日报》 吴杭民/文 2009年11月16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