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合作社之家

“忘不了”的经营传奇

——记浙江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

创业典型

  编者按:
  日前,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表彰了首届全国优秀农产品经纪人,其中舟山市定海区金塘惠农李子贝母专业合作社陆兆祥、浙江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冯贻法、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葛就达、新昌县兔业专业合作社石松春喜获“全国百佳农产品经纪人”荣誉称号。那么,这些合作社有何成功秘诀呢?自今日起,“合作社之家”栏目将介绍一些合作社在创业创新方面的典型。
“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这可能是尝过“忘不了”柑桔的消费者的共同感受。近年来,位于临海市涌泉镇的“忘不了”柑桔十分走俏,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该合作社现有社员133人,联结柑桔基地8100亩、杨梅基地5000亩,其中柑桔核心示范基地1100亩,固定资产达1280万元,年销售额6000多万元。
  今天,由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牵头组建的忘不了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开业,它将为合作社社员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据悉,这是我省首家由合作社创办的“银行”。
创新带动发展
一般的桔子在每年12月份前后都采摘结束了,而浙江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大棚基地里的桔子采摘期可延长到第二年的3月份。这些桔子春节上市时,最高能卖到每公斤25元,比普通柑桔高出近10倍。
  以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一直追求的目标。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贻法说,多年来,为提升水果产业发展,他们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2年合作社一成立,他们就依靠科技创新,主攻柑桔品质的提高:先是从日本引进栽培新技术,使桔果优质率达到80%以上;又采用地膜覆盖和滴灌等技术,解决光照和灌溉等问题;再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原来的统一施肥到因树施肥;又从韩国引进大棚栽培技术,破解柑桔季节性难题。他们还建立了高效柑桔精品园,解决了当地柑桔品种单一、上市期集中、市场竞争力弱、成熟期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全国各地代表纷纷前去临海考察学习。
专业成就效益
  为使广大社员尽快摆脱传统生产方式,推广柑桔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合作社筹资建造了180平方米的多媒体教室,邀请韩国、日本及国内的柑桔专家给社员讲课,聘请柑桔专家担任合作社常年技术顾问;制定了《柑桔生产技术规程》,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了土壤检测分析室和农残检测实验室,配备相关仪器和专业技术人员,确保农产品质量。合作社的9名技术骨干还自费到韩国考察柑桔大棚设施及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回国后,他们投资180多万元,建起了钢架大棚、滴灌等设施,对桔树品种实行高接换种,提高品种档次。目前,合作社社员取得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的有58人,持有农民绿色证书的有85人,专业上岗培训达100%。
  村民尹先良家种了5亩柑桔,他说,在未加入合作社之前,他家生产的优质柑桔只占10%;加入合作社后,他掌握了先进的柑桔栽培技术,柑桔优质果率达60%,售价从原来的每公斤4元陡增至10元,年收益增加了5万多元。
  孜孜不倦的追求,换来了丰硕的回报。“忘不了”柑桔被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指定为唯一的柑桔销售产品,获得“中华名果”称号。浙江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试点单位,先后被授予“台州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省优秀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
(本报综合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